行。
等饼子烤好之后,沈枝递过去让她坐在旁边吃。
她和秦大河还得忙着把这些红薯和包子馒头,卷饼都卖出去呢。
许招娣也没闲着,一双眼睛不停的到处看来看去。
她之前只是想着在蓉城租个小店,看看能不能做个小生意啥的,但是,现在想想,她的想法还是太大胆的。
不如先弄个三轮车,学沈枝这样卖点包子馒头啥的。
等晚间,沈枝和秦大河忙完,带着许招娣回去的时候,许招娣已经冻的有些瑟瑟发抖了。
她已经把她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了,还是不行,首都太冷了,和蓉城的温差太大了。
进屋之后,秦母赶紧让她坐在了炉子边烤火。
“川子没跟你说,首都现在冷的很吗,瞧瞧这小脸冻的,赶紧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别冻生病了。”
许招娣捧着热腾腾的碗冲着秦母笑,“谢谢秦婶。”
她扭头看了一圈,没见到姜雨眠,“嫂子呢?”
“她带着孩子出去了。”
秦大河去忙活了,沈枝坐下陪她闲聊,问了不少蓉城的事情。
等姜雨眠领着孩子回来的时候,见到许招娣过来,也愣了一下。
沈枝赶紧解释道,“真是碰巧,我在火车站看见她的时候,还以为认错人了呢。”
“我和娘做饭去,你们聊吧。”
三个孩子拿着新买的书回房间去看书了,堂屋里只剩下姜雨眠和许招娣。
许招娣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主要是她这一身着实有些狼狈,看着像是胡同外面的乞丐婆一样。
“嫂子,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姜雨眠摇了摇头,又赶紧给她倒了碗热水。
“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许招娣把自己心底的想法说了一下,“原本我想直接开个小店,但是咨询一圈,说是现在还没有文件允许开店,我就想着要不先弄个三轮车。”
之前她原本想的是,在蓉城干。
但是,她今天在首都火车站蹲了一下午,回来的时候,一路上都在看车水马龙的街道。
她现在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嫂子,我想留在首都!”
她要把瑶瑶从蓉城带出来,让她在首都学习生活,长大,她要努力给瑶瑶在首都买房子。
以后她们娘俩都要留在首都!
姜雨眠听到她的想法之后,并没有惊愕,反倒是有些欣赏她的魄力。
这样的许招娣才更像是一朵风吹雨打都不怕的烈阳花。
一般人很少能有像她这样的魄力,越是如此,姜雨眠反倒是更欣赏她的敢想敢干。
“可以,不过,你现在要是想把孩子转学过来,只怕是有些困难。”
许招娣摆了摆手,“瑶瑶现在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她还会洗衣做饭,有李嫂子看着她,我也放心。”
“我租房子在首都先干一段时间,要是到了年底,我挣不到啥钱,就回去和瑶瑶一起过年。”
“要是能赚到钱,我就把李嫂子和孩子们都接来首都。”
许招娣现在已经在想着,等李桂花来的时候,看到自己能靠着摆地摊干点小生意就能赚到钱,该有多吃惊了。
要知道,她说要干点小买卖的时候,李桂花是第一个反对的。
毕竟,在一些人眼中,这些和以前混黑市的人一样,都是一些地痞流氓,找不到工作的混混才会去干的事情。
许招娣有存款,村里有房,还分了一些地。
每年厂里招人的时候,李桂花都会优先通知她,让她去试一试的。
李桂花一直觉得,能有个铁饭碗的工作才是最要紧的。
干这些都不长久,有今天没明天的。
姜雨眠看了看这个小院,要是许招娣真想留在首都的话,确实要先租房子住了。
小院里现在没有空房间了,要住下只能打地铺了。
两人正聊着天呢,就听到沈枝撩开门帘走进来,“隔壁又骂起来了,你们要去看看吗?”
隔壁?
是张大婶家里吧?
他家大儿子知青返城,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但是家里根本没有住的地方。
自从回来之后,三天两头的闹,带着老婆孩子一直住招待所也不是个事儿啊。
姜雨眠给许招娣找了件外套穿上,三个人搬了凳子趴在墙头上朝里面张望。
这会儿,隔壁院里住的三四家已经把灯都亮起来了。
院子里吵吵嚷嚷的,站了二十多号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来打群架呢。
“我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我凭什么不能回来住!”
“这个家就必须得有我一间房,就算是闹到上面去我也不怕!”
张大婶的大儿子对着老两口在怒吼,老两口也是不想让他们回来住,只是老二老三始终拦着。
反正都已经撕破脸皮了,也不怕这么一星半点了。
老二老三直接枪口一致对外,“你下乡了,户口也转到乡下去了,你领着老婆孩子在乡下待着不行吗!为什么非得要回城!”
“你看看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全家就挤这么大点的地方,总共就三间房,你说咋住!”
在他们看来,原本一家人好好的,老大突然回来,不就是为了挣房子吗!
“我和孩子娘可以走,我求求你们,让孩子的户口落户下来行吗,孩子要回来上学啊!”
“他不能一辈子都窝在那个山沟沟里!”
不管他怎么说,老二老三就是不愿意。
反正这件事情,还有的闹呢!
这边三人听到秦母喊吃饭的声音后,赶紧把看热闹的脑袋缩了回去。
住了这么长时间,沈枝看这条胡同里,因为这些事情,闹的不可开交的,比比皆是。
“知青返城后,没有工作,没有住的地方,孩子户口没有着落,家家都得这么闹。”
沈枝感慨了一句之后,看向姜雨眠。
“现在,全国应该都在闹吧。”
姜雨眠缓缓点了点头。
前世这个时间点,她从大西北返回来,一路上也是受尽磨难,好不容易回到沪市之后,也是找不到落脚点。
为了活下去,甚至还跟野狗抢食,住在桥洞底下。
疯疯癫癫的,就为了活下去,等着廖家人回来。
只能说,有些悲剧与个人无关,是时代造就的风波,不是某一个人可以蚍蜉撼树。
喜欢两娃嗷嗷哭?随军!抱去找首长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两娃嗷嗷哭?随军!抱去找首长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