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季秋·续)
眼看搜索的火把光芒越来越近,脚步声杂乱逼近,朱福友三人几乎被逼入绝境。方才朱福友情急之下用生机之力催枯藤蔓,虽然暂时提供了一个藏身缺口,但也消耗不小,脸色微微发白,更重要的是,这动静可能反而引起了敌人的注意。
“这边!”赵干眼疾手快,猛地拉开旁边一处半塌的灶房那破烂的碗柜,后面竟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带着土腥味的凉风从中透出。
“地道?!”侯三又惊又喜。
“快进去!”赵干不容分说,先将朱福友推入,侯三紧随其后,自己最后钻入,并从内部艰难地将碗柜挪回原位,挡住洞口。
几乎就在同时,外面传来了黑衣守卫的喝骂声和翻找声。
“刚才明明听到这边有动静!”
“搜!仔细搜!一只老鼠都不能放过!”
“这破柜子后面看看!”
脚步声就在头顶响起,甚至有人推了推碗柜。地道内的三人屏住呼吸,紧握武器,心脏怦怦直跳。朱福友甚至能闻到透过缝隙传来的敌人身上的汗味和金属味。
幸运的是,那碗柜似乎卡得比较死,外面的守卫推了两下没推动,骂骂咧咧地走开了:“妈的,一堆破石头烂木头,能有啥?去那边看看!”
脚步声逐渐远去。
地道内的三人这才长长松了口气,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
“好险……”侯三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粗气,“赵头,你咋知道这儿有地道?”
赵干也靠在土壁上喘息,摇头道:“我不知道。只是看那碗柜摆放的位置有些突兀,像是故意挡着什么,绝境之下赌一把罢了。看来是赌对了。”
朱福友抹了把汗,心有余悸:“这简直是玩《古墓丽影》真人版,刺激过头了……回头得让韩将军给我发点精神损失费。”他又下意识地蹦出了现代词汇。
“《古墓丽影》?”侯三好奇地问,“是啥新出的戏班子吗?听着挺刺激。”
“呃……差不多吧,一个专门钻地道找宝贝的戏。”朱福友含糊地解释,赶紧转移话题,“这地道通向哪里?看起来不像是新建的。”
赵干取出火折子吹亮,微弱的火光映照出地道的全貌。地道不高,需弯腰前行,土壁还算坚固,看得出有些年头了,空气虽然浑浊但还能呼吸,说明有通风口。
“看走向,似乎是往镇子中心或者码头方向。”赵干判断道,“可能是镇子早年修建,用来应对战乱或者匪患的避难通道。王婆婆或许也知道,所以才敢独自住在这附近。”
“那咱们这不是因祸得福?”侯三来了精神,“正好可以顺着地道摸过去,说不定能直捣黄龙!”
“不要大意。”赵干提醒道,“这种老地道,未必安全,也可能有岔路或者塌方。而且,对方未必不知道这些地道的存在。”
三人稍事休整,便沿着地道小心翼翼地向深处摸去。地道果然如赵干所料,并非笔直,时有岔路。赵干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方向感,选择了大致通往码头方向的一条。
途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有人近期活动过的痕迹——几个新鲜的脚印,以及一些散落的干粮碎屑。
“看来不止我们知道这里。”赵干神色更加凝重。
朱福友则持续感知着那股腐败甜腥味的流向,以及那股奇特的生机共鸣(来自王婆婆给的碎石片,他小心收好了)。他发现,越往深处走,那股“源脓”的恶臭感在感知中越清晰,而生机共鸣也似乎微弱地增强了一丝。
这让他心中疑窦丛生: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气息,为何似乎存在某种微弱的联系?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隐约传来了微弱的水声和模糊的人语声!
三人立刻停下脚步,熄灭火折子,屏息凝神。
声音是从上方传来的,似乎透过通风口或者缝隙落下。他们仔细倾听。
“……快点搬!这批‘原液’必须在天亮前送进地窖提纯!”
“妈的,孙海兵那个疯子,差点把码头都毁了!”
“少废话!抓紧时间!执事大人说了,南津关的探子可能摸过来了,都警醒点!”
“执事?‘圣教’的执事也来了?”
“嘘!不想活了?不该问的别问!干好你的活!”
短暂的沉默,只剩下重物拖拽和液体晃荡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声音低声抱怨:“唉,这鬼差事……整天对着这些玩意儿,听说好几个兄弟身上都开始长烂疮了……”
“闭嘴吧!拿了那么多银子,还想怎么样?等‘圣业’成了,咱们都是功臣!”
“功臣?我看是……”那声音似乎被捂住,后面的话听不清了。
上面的对话信息量巨大!
确认了码头地窖就是提纯“源脓”(他们称之为“原液”)的地方!有“圣教”的执事级别的人物到场!而且,这些底层人员似乎也对这工作充满恐惧和不满,甚至出现了健康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平凡青云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平凡青云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