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内斗的余波在上海滩的灰色地带持续震荡,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涟漪扩散至意想不到的角落。黛从黑市混乱中获取的药品,虽不能根治徐文祖的沉疴,却如同给将熄的炉火添了薪,勉强维系着那一点生机。他的高烧退去,转为持续的低热,意识依旧混沌,但不再有即刻的生命危险。这短暂的喘息之机,让黛能将部分精力重新投入到那场围绕《牡丹亭》和金融网络的无声战争。
鲁明发这条线,在提供了青帮内斗的初步情报后,再次变得沉寂。恐惧让他如惊弓之鸟,不敢轻易传递信息。然而,就在黛几乎要暂时忽略这条线时,鲁明发却以一种极其隐晦、甚至可以说是绝望的方式,再次发出了信号——他没有使用死信箱,而是通过一个在76号大院门口擦鞋的小孩,将一小截用油纸包裹的、带着浓重机油味的保险柜钥匙,辗转送到了陈师傅手中。钥匙上贴着一小块胶布,用针刺出了三个数字:327。
这绝非寻常。鲁明发冒着巨大风险送出这把钥匙,意味着他可能发现了某种他认为极其重要、却又无法亲自处理或传递的东西,以至于不得不采取这种极端方式。钥匙上的“327”很可能是保险柜号码。这个保险柜在哪里?是76号内部的?还是某个与76号相关的商业机构?
陈师傅动用了所有底层关系网,很快锁定了目标——位于四川北路、由76号幕后控制的一家名为“丰汇”的当铺。这家当铺表面经营典当,实则是76号一个重要的赃物库和秘密资金周转点。其内部设有数十个租给“特定客户”的保险柜,编号正是三位数。327号柜,登记在一个与金宝有密切生意往来的皮包公司名下。
目标明确,但如何潜入守卫森严的“丰汇”当铺,打开327号柜?这比潜入三井别邸更加困难。当铺内外明哨暗岗林立,且处于76号核心控制区。
就在黛苦苦思索对策时,陈师傅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由于青帮内斗波及,金宝的几个手下与“丰汇”当铺的守卫前夜发生了冲突,导致当铺一名副经理受伤,数名守卫被调离问责,近期当铺内部的安保巡查出现了一些短暂的、因人员交接而产生的混乱期。
机会之窗再次打开,尽管狭窄得令人窒息。
黛迅速制定了计划。她需要伪装成当铺的客户,利用安保交接的混乱,接近保险柜区域。钥匙和号码有了,但保险柜区域通常有专人看守,且需要核对身份和密码。鲁明发只送来了钥匙,没有密码。
她决定再次动用“伊丽莎白·科赫”这个身份,但这次的理由需要更巧妙。她让陈师傅伪造了一份文件,内容是关于一批“抵押”在327号柜的“古玩”(暗示与《牡丹亭》或金融凭证相关)需要进行“跨国估价”,需要瑞士方面的专家(科赫女士)现场查验。这个理由既能解释她外国人的身份,又能为她进入保险柜区域提供合情合理的借口。
行动日,下午三时,一天中当铺相对繁忙的时段。黛再次以“科赫女士”的冷峻形象出现,带着伪造的文件和一名由陈师傅安排的、冒充她助手的年轻同志,径直走向“丰汇”当铺。
当铺内部光线晦暗,充斥着陈旧家具和死当物品的混合气味。柜台后的朝奉眼神精明而警惕。黛递上文件,用带着德语口音的中文说明来意,要求查验327号柜内的部分物品进行估价。
朝奉仔细查看了文件,又打量了一下黛和她的“助手”,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这位女士,按照规矩,开柜需要预留的印鉴和密码……”
就在这时,当铺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声!一名“醉醺醺”的汉子(陈师傅安排的人)硬要典当一件明显来路不明的金器,与门口守卫推搡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店内大部分守卫和工作人员的注意力。
混乱中,黛眉头微蹙,表现出不耐烦,对朝奉施加压力:“我的时间很宝贵,如果贵号无法配合,我只能认为你们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并向我的客户如实反映。这可能会影响我们未来与‘三井物产’推荐的合作。”她刻意提到了“三井物产”,这个名头在日控区具有相当的威慑力。
朝奉额头见汗,看了看门口的混乱,又看了看眼前这位气场强大的外国女士和那份看似正规的文件,权衡之下,生怕得罪大客户,终于妥协:“您稍等,我去请经理特批……小五,你先带这位女士去保险柜区等候!”
一名年轻的学徒引着黛和她的助手走向后堂的保险柜区。走廊狭窄,灯光昏暗。保险柜区有一道铁栅栏门,一名守卫坐在门外。学徒上前交涉,说明情况。
趁着守卫注意力被学徒和助手吸引的片刻,黛的目光迅速扫过走廊。她注意到墙壁上有一个老式的、似乎是控制部分照明线路的电闸箱,位置隐蔽。她悄无声息地靠近,用身体挡住视线,迅速将一个小巧的、磁力极强的干扰器吸附在了电闸箱内侧。这个装置会在几分钟后造成小范围的、短暂的跳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沪上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