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染布庄西厢房的陶锅已咕嘟咕嘟煮了半个时辰,温景然正弯腰观察着锅里的染汁——那是用黄芩根与蔷薇果按三比二的比例熬制的复合染汁,表面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散发出草木与果香交织的气息。“之前的水洗测试,‘豆蔻粉’棉布洗到第八日时,色泽降到了七级,离咱们‘洗十日仍保七级’的目标还差一点。”他用竹勺舀起一勺染汁,对着晨光看,“今日咱们试试在染汁里加‘柘木皮’,医书里说柘木皮含鞣质,能增强染料与布料的附着力,说不定能提升耐洗性。”
青娘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前几日的测试记录册,上面详细记着每一次水洗后的色级变化:“洗第三日还是九级,第五日降到八级,第八日就到了七级,说明后期色素流失速度变快了。要是能让第八到第十日的色泽稳定在七级以上,就算达标了。”她指着记录册上的“皂角水浓度”一栏,“要不要试试降低皂角水浓度?毕竟有些客户洗衣时皂角用得少。”
“不行。”温景然摇摇头,“测试得按最严苛的情况来,皂角水浓度要是降低了,测试结果就不真实了。咱们得从染料本身入手,增强色素的附着力,而不是靠降低测试标准。”他从木柜里取出一袋晒干的柘木皮,用秤精确称出五钱,碾碎后加入染汁中,“柘木皮的用量很关键,加少了没效果,加多了会让染布颜色变深,还会让布面变硬,得慢慢试。”
沈行舟这时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块深蓝色的棉布——那是从西域商队那里买来的“胡商布”,据说耐洗性极好,就算洗几十次也不褪色。“我问过商队的人,他们说这种布的染料里加了‘波斯树脂’,能让色素牢牢粘在布上。”他将棉布递给温景然,“咱们能不能从柘木皮里提取类似树脂的成分,用来增强耐洗性?”
温景然接过棉布,用指甲刮了刮布面,果然没有丝毫掉色。他将棉布凑近鼻尖闻了闻,又用热水浸泡了片刻,发现布面依然柔软,没有变硬的迹象。“波斯树脂的效果虽好,但咱们找不到货源,只能靠自己的原料。”他指着锅里的染汁,“柘木皮里的鞣质就是天然的‘粘合剂’,咱们先试试五钱的用量,看看效果如何。”
待染汁煮沸,温景然将一块新的白棉布放入锅中,用木棍轻轻搅动,确保棉布均匀上色。半个时辰后,棉布染成了柔和的豆蔻粉,捞出晾干后,与之前未加柘木皮的染布对比,色泽几乎没有差异,布面也依旧柔软。“接下来就是水洗测试了。”温景然将这块棉布编号为“6”,放入盛有皂角水的陶盆中,开始了新一轮的耐洗性实验。
接下来的十日,西厢房的伙计们每天都按时搅动陶盆,记录染布的色级变化。前五日,编号“6”的棉布色泽始终保持在九级,比之前未加柘木皮的染布多维持了两日的九级色泽;到了第八日,色泽仍保持在八级,没有像之前那样降到七级;第十日,当伙计们捞出棉布时,所有人都兴奋地围了过来——棉布的色泽虽略有变淡,但与色卡对比,仍能达到七级以上,完全达到了预设目标!
“成了!”温景然激动地在记录册上写下“加五钱柘木皮,洗十日色级七级”,“而且面面没有变硬,摸起来还是很柔软,说明柘木皮的用量刚刚好。”
青娘拿起这块棉布,反复摩挲着,又用清水冲洗了一遍,发现水依然清澈,没有丝毫掉色。“这就解决了之前的难题!”她笑着说,“以后咱们染蔷薇果系列的布,都加入五钱柘木皮,就能保证耐洗性达标。要是染深色布,比如黄芩染的琥珀黄,说不定还能适当增加柘木皮的用量,让耐洗性更好。”
温景然立刻点头:“我明日就测试黄芩染布加柘木皮的效果。另外,咱们还得试试不同水温下的耐洗性,比如用40℃的温水洗,看看加了柘木皮的染布能不能保持七级以上的色级。”
沈行舟则拿着这块达标了的染布,匆匆出门:“我去江南织造局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管事,顺便把测试记录给他们看看,让他们放心订咱们的布。”
接下来的几日,温景然又进行了一系列耐洗性提升实验:
- 黄芩琥珀黄染布:加入八钱柘木皮,洗十日后果然保持在七级以上,且布面依旧柔软;
- 蔷薇果柑橘黄染布:加入六钱柘木皮,耐洗性达标,还让橙色更显温润;
- 粉黄渐变染布:在粉色部分加五钱柘木皮,黄色部分加八钱柘木皮,确保两部分的耐洗性一致,避免出现“一边掉色多,一边掉色少”的情况。
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温景然还让伙计们用不同批次的黄芩、蔷薇果和柘木皮,重复了三次实验,每次结果都能达到耐洗性目标。“这说明咱们的实验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可以复制的。”温景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耐洗性提升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不同染布对应的柘木皮用量、水洗次数与色级变化,“这份报告可以作为日后染色的标准,伙计们只要按报告上的用量操作,就能保证染布的耐洗性达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