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的十月末,京城飘起了今冬第一场细雪,青娘染布庄后院的工艺坊内却暖意融融。温景然正站在案几前,小心翼翼地将研磨好的红树林果粉与苏木粉按比例混合,旁边的小火炉上,砂锅正熬着板蓝根汁,咕嘟咕嘟的声响伴着草木清香,格外静心。
“温兄,这次的珊瑚红配比可得精准些,内务府订的五十匹公主大婚用布,可不能出半点差错。”青娘拿着一把软尺,正在丈量刚晾干的豆绿色布料,语气里满是叮嘱。自从新色系布料推出后,宫廷和贵族的定制订单络绎不绝,每一批货物都关乎名声,容不得丝毫马虎。
温景然头也不抬地应道:“放心吧,我已经按之前调试好的比例做了标记,每一步都有记录,绝不可能出错。”他一边说,一边将混合好的颜料倒入染缸,再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对了,上次说的固色剂,我又有了新想法,用枫香树的树脂熬煮后加入染汁,或许能让布料更耐磨损,等这批皇家订单完成,咱们就试试。”
正说着,沈行舟带着一位身穿粗布长衫的老者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青娘,温兄,这位是江南来的周老匠,他在江南开了家染坊,是咱们的合作商户。他说最近染的绿色布料总出现斑点,查不出原因,特意赶来京城求助。”
周老匠连忙上前作揖,语气恳切:“青娘东家,温大夫,求你们救救我的染坊!我按《天然染布新艺》上的方法染绿色布料,可最近几批都出现了褐色斑点,客户都要求退货,再这样下去,我的染坊就要倒闭了!”
温景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问道:“周老匠,你仔细说说,染布时用的药材是从哪里来的?浸泡布料的水是什么水?染色时的温度和时间把控得如何?”
周老匠一一回答:“药材都是从当地药农手里买的,说是按你们的标准种的;水就是家门口河里的水;温度我按书上说的控制在常温,浸泡时间也掐着时辰,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出斑点。”
温景然沉思片刻,对周老匠说:“你把带过来的药材和有斑点的布料给我看看。”周老匠连忙从包袱里拿出药材和一块布满褐色斑点的绿色布料。温景然先拿起药材闻了闻,又用指尖捻了捻,接着查看布料上的斑点,还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渐渐舒展。
“我知道原因了。”温景然指着药材说,“你看你这艾草,叶子边缘发黄,还有霉点,应该是晾晒时受了潮,产生了霉变;再看这河水,这个季节江南雨水多,河水浑浊,里面含有泥沙和杂质,与霉变的艾草接触,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在布料上形成斑点。”
周老匠恍然大悟,拍着大腿说:“原来是这样!我就说药材看着不太好,可药农说没问题,我就没多想。那该怎么解决啊?”
“很简单。”温景然拿出纸笔,写下解决方案,“第一,药材采购后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最好用竹架离地晾晒,避免受潮;第二,染布前先将河水过滤沉淀,或者用井水、泉水,保证水质干净;第三,染色时加入少量姜片,姜片有杀菌作用,能抑制霉变药材的不良反应。你按这方法试试,肯定能解决问题。”
周老匠接过纸条,如获至宝,连连道谢:“多谢温大夫!我这就回去按你说的做,等染出合格的布料,一定亲自来道谢!”说罢,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沈行舟看着温景然,笑着说:“温兄,还是你厉害,一眼就找出了问题。咱们的合作商户遍布各地,难免会遇到各种工艺难题,你这医术和药理知识,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温景然摆摆手:“我也就是懂点药理,知道药材变质后的反应。其实天然染布和行医道理一样,都要‘对症下药’,找出根源才能解决问题。对了,我之前说的枫香树脂固色剂,已经让沂州分号的人去采集了,估计再过几日就能送到,到时候咱们一起调试。”
几日后,沂州分号送来的枫香树脂抵达京城。温景然立刻在工艺坊进行调试,他将枫香树脂切碎,加入清水熬煮成黏稠的汁液,然后按不同比例分别加入红色、绿色、蓝色的染汁中,再将布料放入浸泡。青娘和沈行舟在一旁帮忙记录,每一批布料的浸泡时间、固色剂比例、晾干后的效果,都详细记在账本上。
第一次调试时,固色剂加得过多,布料变得僵硬,摸起来粗糙不堪;第二次减少比例,却又起不到固色效果,布料泡水后依旧轻微褪色;直到第六次,温景然将固色剂与染汁的比例控制在1:10,浸泡时间延长半个时辰,染出的布料不仅色泽鲜亮,泡水后无任何褪色,摸起来也依旧柔软。
“成功了!”温景然拿起一块经过固色处理的珊瑚红布料,激动地说,“你看,这布料不仅耐水,用手反复揉搓也不掉色,比之前的工艺好多了!”
青娘将布料拿到阳光下查看,只见色泽依旧饱满,没有任何暗淡迹象,满意地点头:“太好了!有了这个固色工艺,咱们的布料品质又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远销西域还是南方潮湿地区,都不用担心褪色问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