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张掖城外的二十亩田地终于迎来了播种时节。青娘雇的农户们忙着翻土、撒种,靛蓝的种子、桂花与茶树的幼苗在湿润的泥土里扎下根,预示着原料自给的日子越来越近。染坊里,春款布料的研发也如火如荼,青娘带着伙计们调出浅绿、鹅黄等清新色调,纹样则换成桃花、柳丝,适配春日衣裳与配饰。
这日清晨,青娘刚到染坊,就见一个穿粗布褂子的中年男人守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布包,神色局促。男人见青娘过来,立刻上前拱手:“您就是青娘姑娘吧?我叫陈老憨,是邻县的布料贩子,听说您这儿的布料品质好,想来订二十匹春款粗布,可我……我没带够定金。”
青娘看着他手里磨得发亮的布包,又看他脸上的诚恳,轻声问:“陈大哥,您要这些布料做什么用?若是实在有难处,咱们可以慢慢商量。”
陈老憨叹了口气,打开布包,里面是些零散的碎银:“我家里有个小布摊,开春后百姓们添新衣,布料好卖,可我之前进的货都被雨淋了,本钱赔了大半。这二十匹布是给村里农户订的,他们等着做春耕的衣裳,我要是订不到,没法跟乡亲们交代。我先付一半定金,剩下的等我把布卖了,十天后一定送来,行吗?”
阿木在一旁拉了拉青娘的衣袖,低声提醒:“姑娘,咱们从没做过欠定金的生意,万一他说话不算数,咱们就亏了。”
青娘沉默片刻,想起自己初开染坊时,也曾因资金不足四处碰壁,全靠他人信任才渡过难关。她看着陈老憨焦急的眼神,点头应道:“好,我信你。布料我今日就让伙计们赶制,明日你过来取货,剩下的定金十天后送来就行。”
陈老憨又惊又喜,连连作揖:“多谢青娘姑娘信任!我陈老憨说话算话,十天后一定把钱送来!”
陈老憨走后,阿木还是有些不放心:“姑娘,您就这么信他?万一他跑了怎么办?”
“他要是真想骗咱们,也不会特意跑这么远来说明难处。”青娘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做生意,有时候得先迈出信任的一步。就算真的出了意外,损失二十匹布的本钱,也比丢了一份可能的长久合作强。”
沈行舟这时从外面进来,恰好听到两人的对话,赞同道:“青娘说得对。信任是生意的根基,咱们之前与马掌柜、周大人合作,不也是从最初的信任慢慢积累起来的?我刚才去市集,听说陈老憨在邻县口碑很好,从不欠账,这次是真的遇到难处了。”
果然,十天后,陈老憨不仅准时送来剩下的定金,还多带了五个农户来订布:“青娘姑娘,您真是个实在人!我把您这儿的布料带回村,乡亲们都夸好,这几位大哥也是来订布的,以后咱们就认准您的染坊了!”
青娘的信任换来了回报,陈老憨成了“流云染坊”在邻县的固定客户,每月都会来订几十匹布料,还帮着介绍了不少新商户。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小商贩慕名而来,哪怕是资金暂时不足,青娘只要确认对方人品可靠,都会给予方便,而这些人也都守着承诺,从未拖欠过货款。
春末的一日,温景然从江南演出回来,带来了马掌柜的书信与一个消息。书信上说马掌柜那边的春款纹样绸缎销量火爆,急需追加两百匹订单;而消息则是,江南近来有不少商户仿造“流云”的绸缎纹样,低价售卖,不少客户因分不清真假,不敢轻易下单。
“马掌柜急得不行,让我赶紧回来跟你商量。”温景然喝着茶,语气焦急,“那些仿造的布料品质差,若是砸了‘流云’的名声,以后江南的生意就难做了。”
青娘皱起眉头,刚解决了张掖本地的仿造问题,江南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她沉思片刻,说:“咱们得想个办法证明布料的真伪。沈公子,你之前说江南有官府认可的商号印记,咱们能不能去申请一个专属印记,绣在每匹布料的边角上?”
“这个主意好!”沈行舟立刻点头,“我认识江南府衙的税课司官员,正好可以帮忙申请。另外,咱们可以给马掌柜和其他江南商户发一份‘真伪鉴别指南’,列明咱们布料的染料气味、纹样细节、布料质感等特征,方便他们分辨。”
温景然则补充道:“我戏班在江南还有几场演出,我可以让伙计们在戏台旁设立鉴别点,当场演示如何分辨真假布料,再宣传咱们的专属印记。另外,我认识几个江南的文人雅士,他们可以帮着写文章宣传‘流云’的匠心,提高品牌辨识度。”
三人分工行动,沈行舟即刻动身前往江南,办理专属印记的申请事宜;温景然则整理演出日程,安排真伪鉴别宣传;青娘则带着伙计们赶制追加的绸缎订单,在每匹布料的边角绣上专属的“流云”印记,还附上鉴别指南。
可就在订单即将完成时,负责染制绸缎的伙计突然禀报:“青娘姑娘,不好了!染液出了问题,刚染好的五十匹绸缎色泽发暗,不符合标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