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温景然的戏班与巡查商道的沈行舟,青娘按着沈行舟的提议,带着“流云号”流动染坊直奔黑石村。山间山道蜿蜒,马车行了大半日,才见前方村口立着块黑石牌匾,刻着“黑石村”三个苍劲大字,村口的老槐树下还聚着几个挑着茶筐的村民,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
“果然是产茶的村子。”青娘掀开车帘,眼中添了几分期待。她的茶铺近来因货源不稳,品相好的新茶日渐稀缺,若是能在这儿寻到可靠的茶商,倒是能解了茶铺的燃眉之急。
赶车的阿木将马车停在槐树旁,青娘刚下车,就有个穿粗布短衫的老汉上前搭话:“姑娘是外乡人吧?看着像是做买卖的?”
“老伯您好,在下青娘,是开染坊的,想来村里看看有没有染色的生意,顺便也寻些好茶叶。”青娘温和应道。
老汉眼睛一亮:“染坊?可巧了!村里几家茶商近来正愁呢,收的新茶要装在布包里运出去,可之前染的粗布包要么褪色染了茶叶,要么不结实,没少赔本。至于茶叶,咱们村后山的云雾茶可是大乾有名的!”
青娘心中一喜,连忙追问:“不知那些茶商住在哪处?可否劳烦老伯引荐?”
“好说!”老汉爽快地领路,“村东头的林掌柜是咱们村最大的茶商,他那儿定有需求。”
跟着老汉走到村东头,一处气派的宅院前堆着不少茶箱,几个伙计正忙着将茶叶装入粗布包。门口站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正是林掌柜。他见老汉领了外人来,先是疑惑,待听闻青娘是染坊掌柜,顿时来了兴致:“姑娘真能染出不褪色的粗布?我前阵子找了山外的染坊,染了百十来个茶包,结果运到镇上全褪了色,茶叶都废了,损失惨重啊!”
“林掌柜放心,我这染坊的技艺,在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青娘笃定道,“我可以先染十个茶包试样,若是褪色,分文不取;若是合用,咱们再谈长久合作。”
林掌柜见她言辞恳切,又想着眼下确实急需好布包,便点头应下:“行!我这就让人取十匹粗布来,三天后我来取货。对了,村里有口老井水质最好,姑娘染布若是用水,尽管去那儿取。”
谢过林掌柜,青娘立刻带着伙计们在宅院旁的空地上支起染缸。阿木打了老井的水回来,青娘看着桶里的水清澈见底,尝了一口,甘甜清冽,心中暗忖这般好水,染出的布定不会差。
按照往常的配方,青娘调好了靛蓝色的染液,将粗布浸入其中,全程亲自把控温度与浸染时间。伙计们各司其职,劈柴、搅缸、晾晒,忙得有条不紊。傍晚时分,十块染好的粗布便晾晒在了竹竿上,靛蓝色泽均匀,看着十分规整。
青娘松了口气,坐在一旁的石块上歇息,想起沈行舟递来的令牌,指尖不自觉摩挲着腰间的布囊。不知他巡查得是否顺利,山匪的事有没有解决。正思忖着,就见远处山道上走来一道青色身影,身形挺拔,正是沈行舟。
“沈公子?你怎么回来了?”青娘起身迎上去,眼中难掩惊喜。
沈行舟快步走近,目光扫过她沾了些染料的衣袖,语气带着几分关切:“商道上的山匪已经擒住了,想着你在这儿,便绕路过来看看。生意谈得如何?”
“多亏了你提的黑石村,已经和林掌柜定下试样,若是成了,就能长期供应茶包布。”青娘笑着指了指晾晒的粗布,“你看,都染好了,看着成色还不错。”
沈行舟顺着她的手指看去,眉头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这布的色泽虽匀,但细看之下少了些光泽,怕是色牢度也未必过关。”
青娘一愣,连忙走上前摸了摸粗布,又仔细查看色泽,确实如沈行舟所说,比以往在城里染的布少了几分鲜活。她心中疑惑:“配方和工序都没错,怎么会这样?难道是布料的问题?”
“未必。”沈行舟走到染缸旁,舀了一勺剩下的染液,又尝了尝旁边桶里的井水,“水是好水,但染布讲究水质与染料的适配性,或许是这山里的水矿物质含量与成里不同,才影响了染色效果。”
青娘茅塞顿开。她以往在城里染布,用的是河水,虽也干净,但与这深山老井的水定然不同。可水质的奥秘她从未深究过,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调整。
“别着急,我陪你想想办法。”沈行舟见她面露难色,轻声安慰,“我曾在古籍上见过,不同水质染布,需调整染料的配比与浸泡时间,或许我们可以多试几次。”
次日天不亮,青娘就带着伙计们重新准备染料。沈行舟也一早赶来,帮着她查阅带来的古籍抄本,上面果然记载着“山水宜调浓料,井水宜减三分,延时一炷香”的说法。
青娘按着古籍所言,将靛蓝染料的用量减了三成,把粗布浸入染液后,比往常多浸泡了一炷香的时间。可取出晾晒后,色泽却变得暗淡,反而不如第一次。
“怎么会这样?”青娘看着暗沉的粗布,有些沮丧。若是试样不过关,不仅丢了茶包布的生意,茶铺的货源也没了着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