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景和三年秋初,临江府的风终于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布市却比往日更显生机。自林魁被逐、督查队成立后,布市的乱象彻底平息,但青娘深知,“无规矩不成方圆”,仅靠临时督查远远不够,唯有建立一套稳定的新秩序,才能让临江府的布市长久繁荣。
这日清晨,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邀请了布市所有商户、棉农代表和百姓代表,齐聚城隍庙前的空场——这里曾是青娘发出结盟呼声的地方,如今要在此定下小城布市的新规矩。空场中央摆着一张长桌,上面铺着宣纸和笔墨,旁边立着一块空白木牌,等待着新秩序的镌刻。
“各位乡亲、各位掌柜,”青娘走上前,声音清亮,“往日林记垄断布市,规矩由他一人定,百姓受苦,商户受欺。如今垄断已破,咱们要立下新的秩序,让布市有章可循,让大家都能得利。今日请大家来,就是要一起商议,定出一套人人都认可的规矩。”
话音刚落,棉农代表陈老汉率先开口:“青娘姑娘,我们就一个盼头,棉料能卖个公道价,还能按时拿到钱。以前林记总压价,还拖欠银两,咱们敢怒不敢言。”
“这个好办!”沈行舟立刻接话,拿出一份拟好的《棉料收购细则》,“咱们可以定下‘明码标价、现银交易’的规矩,联盟每月初公布棉料收购价,棉农送货上门,当场验货付款,绝不拖欠。另外,联盟会定期请农技先生教大家种棉技巧,提高产量,产量高了,大家的收入自然也高。”
棉农们听了,纷纷拍手叫好。陈老汉激动地说:“要是真能这样,咱们再也不用怕被压价了!”
接着,小布商代表孙掌柜起身道:“我们小布商手艺不如老掌柜,也没门路找销路,之前总被大客户欺负。能不能请联盟牵头,帮我们对接订单,再教教我们手艺?”
温景然笑着点头:“这一点早已考虑到。咱们可以建立‘分级帮扶’制度,老商户带新商户,联盟的织坊和染坊定期开放授课,还会把外县的小订单分给小布商,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但有个前提,所有布品都要符合联盟定下的质量标准,一旦发现劣质品,就要取消帮扶资格。”
商户们纷纷赞同,孙掌柜更是激动地拱手:“多谢温公子!我们一定按质量标准做布,绝不给布市抹黑!”
百姓代表李大嫂也站了起来:“我们百姓就想买到好布、平价布。能不能定个规矩,要是买了劣质布,能退货还能索赔?还有,布的花色、尺寸能不能多些选择,方便咱们做衣裳?”
“这个必须有!”青娘拿出另一份《布市售后细则》,“咱们定下‘质量三包’规矩:布品有破损、褪色严重、尺寸不足的,凭购买凭证可无条件退货;若是因劣质布造成损失,商户要双倍赔偿。至于花色尺寸,联盟会每月推出新样式,商户也可根据百姓需求定制,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陆续提出了不少建议:有人说要定“摊位划分”规矩,避免商户争抢位置;有人提议建立“信誉评级”,每月评选“诚信商户”,挂红牌表彰,失信商户则挂黑牌警示,三次黑牌就逐出布市;还有人建议设立“调解处”,若是商户、棉农、百姓之间有纠纷,由联盟、府衙和百姓代表共同调解,不偏不倚。
整整一个上午,众人反复商议,终于定下了涵盖棉料收购、生产加工、摊位销售、售后调解、信誉评级五大板块的《临江府布市新秩序》,共计二十条规矩。青娘让温景然将规矩逐条念出,确认无人反对后,当场请书法先生写在宣纸上,所有商户和代表都在下方签字按手印,随后将宣纸贴在空白木牌上,立在城隍庙前最显眼的位置,取名“公正牌”。
“从今日起,这‘公正牌’就是临江府布市的规矩准绳,不管是谁,都要遵守!”青娘指着木牌,语气坚定。
新秩序推行的第一日,布市就变了模样。摊位按品类整齐划分,粗布区、细布区、绸缎区、定制区一目了然,百姓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商户们都挂出了“明码标价”的木牌,童叟无欺;棉农们牵着载着棉料的马车,直接送到联盟的收购点,当场拿到现银,脸上满是笑容。
可没过几日,调解处就迎来了第一桩纠纷——张掌柜和孙掌柜因为一个外县小订单起了争执。原来孙掌柜按约定完成了订单,可张掌柜觉得布的花色稍浅,不肯按之前说好的价格付款,孙掌柜气不过,便拉着他来调解处评理。
调解处由青娘、温景然和百姓代表李大嫂组成。青娘拿起孙掌柜织的布,又对照了订单上的花色样本,发现只是轻微色差,不影响使用。“张掌柜,订单上只约定了花色种类,并未规定深浅,孙掌柜的布符合质量标准,你该按原价付款。”
张掌柜面露难色:“可这色差确实影响售卖,我多少会亏点。”
温景然则道:“按新秩序规定,若对货品有异议,应在收货前提出,收货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拖欠货款。不过孙掌柜也可稍作让步,愿意少收两文钱一匹布,这样双方都不吃亏,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