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晨的整理
天还未亮,公所的院子里就亮起了灯。青娘坐在案前,手边摊着厚厚的一摞簿册——流通簿、纠纷簿、盲测评分簿、信用评级表,还有各商号的月度报表。她把算盘推到一边,取来一支新磨的墨笔,开始逐项核对。
“掌柜的,这么多数据,要算到什么时候啊?”阿成打着哈欠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盆热水。
“今日就要公布。”青娘头也不抬,“数据要准,口径要统一。你把盲测分再核一遍,尤其是编号七和编号四的稳定性加分。”
“好嘞。”阿成应声去了。
青娘又取出一张空白的“数据公布表”,上面列着产地、批次、数量、盲测平均分、成交价格、投诉率、准时交付率、防伪签核验通过率等栏目。她一项项填写,偶尔停笔,翻回原簿核对。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槐树的影子从地上移到了墙上。青娘终于在“准时交付率”一栏写下“98.6%”,轻轻舒了口气。
二、公布前的争论
巳时,公所的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青娘将“数据公布表”贴在大白纸上,准备逐一讲解。
“青掌柜,”同顺商号的王掌柜率先开口,“你们的准时交付率怎么会这么高?我们商号明明有两车茶因为渡口涨水晚了一日,怎么还能算准时?”
青娘微微一笑,取出“不可抗力条款”的复印件:“渡口涨水属不可抗力,我们在制度里写明了,遇不可抗力,经公所核实后,不计入延误。王掌柜的两车,我们已核实过,所以不算延误。”
王掌柜哑口无言。另一位掌柜又问:“那投诉率呢?你们的投诉率只有0.3%,是不是把投诉压下去了?”
青娘不慌不忙,取出“纠纷簿”,翻到“投诉处理”一页:“这是本月所有投诉的记录,每一条都有处理结果和客户反馈。我们不压投诉,我们解决投诉。0.3%是事实。”
众人面面相觑,不再多言。
三、数据的力量
青娘开始逐项讲解数据。她先从盲测平均分说起:“本月春茶盲测平均分为86.4分,较上月提高2.1分。其中编号七产自山北小茶园,平均分91分,被评为一级上佳。”
她又指向“成交价格”一栏:“一级上价为每斤一两二钱,一级中价一两,一级下价九钱。二级、三级依次递减。价格由分数决定,公开透明。”
“准时交付率98.6%,防伪签核验通过率100%,投诉率0.3%。”青娘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这些数据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告诉大家——制度有效。”
恒昌票号的李掌柜站起身:“票号将根据这些数据调整各商号的信用额度。准时交付率高、投诉率低的商号,额度上调;反之下调。”
这话一出,众人的神色更加郑重。有人低声议论:“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早点加入公所。”
四、小茶商的转机
人群中,河湾镇的赵三悄悄站在后排。自从茶车被劫一事解决后,他对青娘和公所感激不尽。今日看到自己商号的准时交付率是100%,投诉率0%,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赵掌柜。”青娘忽然点名,“你上来一下。”
赵三愣了愣,走上前。青娘将一张“优质商号推荐函”递到他手中:“你本月表现优异,公所推荐你参与府衙的采购投标。”
赵三激动得双手发抖,连连作揖:“多谢青掌柜,多谢公所!”
青年微笑:“这是你应得的。”
五、数据背后的故事
午后,人群散去。青娘独自坐在槐树下,翻看着“数据公布表”。她知道,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和信任。
沈行舟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这是北方商号的回信。他们对你的数据公布很感兴趣,希望我们也能帮他们建立一套类似的制度。”
青娘接过信,认真看完,眼中闪过一丝喜悦:“好。等你下次去北方,我们就把这套制度带过去。”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不能只公布漂亮的数据。下个月起,我们还要增加‘异常数据’一栏,把那些波动大、不稳定的产地也公布出来。让大家知道,风险在哪里。”
沈行舟点头:“你考虑得总是比别人远一步。”
六、媒体的关注
午时过半,一个穿长衫的男子来到公所门口,自称是《江右商报》的记者,名叫白文远。他说听说公所在推行一套新的茶路制度,特来采访。
青娘没有拒绝,而是请他进来,详细介绍了盲测方法、防伪签规则、互助簿格式、纠纷处理流程和信用评级标准。白文远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问,还拿出小本子记录。
“青掌柜,”白文远最后问道,“你觉得这套制度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青娘想了想,道:“是让每一个人都能靠本事吃饭。”
白文远一愣,随即笑了:“这句话,我会写进报道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