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年的雾渚镇,连风都带着焦灼的味道。青娘染坊门口,几张空荡荡的工作台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刺眼。
清晨的变故
清晨,青娘刚踏进染坊,就发现几台织机没有启动。阿青急匆匆跑来:"师父,昨晚有五个伙计走了,还带走了两个学徒。"
青娘皱起眉头:"知道去向吗?"
"听说去了周记染坊。"阿青低声道,"他们说给的工钱高,还包吃住。"
安抚人心
青娘没有责怪,而是召集了所有留下的工人:"我知道最近外面传言很多,大家担心是正常的。但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的染坊不会倒,我会尽一切努力让大家有活干、有饭吃。"
她当场宣布:"从今天起,所有人的工钱按时发放,绝不拖欠。我已经抵押了自家房产换取周转资金。"
人心浮动
尽管青娘做出承诺,仍有几位工人表示要离开。一位年轻染工坦诚道:"青老板,不是我们不信你,家里实在困难,周记给的条件确实诱人。"
青娘点头理解:"人各有志,我不怪你们。希望你们无论在哪里,都能保持匠心。"
调整生产
面对人手不足的困境,青娘迅速调整生产计划:
- 暂停低利润的大宗订单
- 集中力量完成优质小单
- 优化分工,提高效率
她亲自上阵,带领留下的工人加班加点,确保现有订单按时完成。
应对挖人
周记染坊不仅挖走了工人,还在镇上散布谣言:"青娘染坊撑不过这个月了。"
青娘没有反击,而是贴出公告:"所有离职员工,若愿意回来,待遇从优。"这一举措让周记的挖人策略效果大打折扣。
师徒情深
老染工陈叔一直默默支持青娘。他对年轻工人说:"我跟着青老板多年,她的为人和手艺我最清楚。你们可以去周记,但希望你们记住,染布不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传承。"
这番话让几位摇摆不定的工人决定留下。
艰难时刻
中午,青娘收到消息:又有三位熟练工被周记以双倍工资挖走。阿青忍不住抱怨:"他们太过分了!"
青娘却平静地说:"让他们去吧。真正的师傅不会被高薪诱惑,他们留下的位置,会有更合适的人来填补。"
培训新人
青娘决定从学徒中培养骨干。她亲自授课:"染色不是简单的上色,而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经验的手艺。"
她从最基础的选料到复杂的染色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几天下来,几位年轻学徒进步明显,开始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染色任务。
质量第一
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青娘坚持质量标准不降低。她对所有人说:"宁可少接单,也不能让一匹不合格的布流入市场。"
每一匹布出厂前都要经过严格检查,确保颜色均匀、牢度达标。
夜间反思
夜深人静,青娘独自坐在染坊小院里。她想起父亲的教诲:"染布先染心。"又想起母亲的话:"困难像染缸里的杂质,总会沉淀下去。"
青娘明白,员工流失不仅是因为工资,更是因为信心不足。她需要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希望。
新的开始
第二天,青娘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我们将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验我们的产品,并在城隍庙前公开展示生产过程。"
这个消息让留下的工人看到了希望,也让镇上的人重新审视青娘染坊。
人心回归
几天后,几位之前离开的工人悄悄回来了。他们告诉青娘:"周记虽然工资高,但管理苛刻,质量要求不高,我们还是习惯这里的工作氛围。"
青娘欢迎他们回来:"回来就好。我希望你们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败周记,而是做出最好的布。"
坚定前行
傍晚时分,青娘站在染坊门口,看着夕阳下忙碌的身影。虽然工人数量不如从前,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她知道,真正的危机不是员工流失,而是失去信心。只要还有人愿意跟着她,她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明天,"青娘对大家说,"我们将迎来第三方检测。这不仅是对我们产品的检验,更是对我们信念的检验。"
夜色降临,染坊的灯一盏盏亮起。青娘站在灯下,目光坚定。她知道,困难还会继续,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