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如注,城隍庙前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青娘被一阵滴水声惊醒,披衣起身,只见院中一片狼藉——几匹刚染好的布被雨水浸透,颜色深浅不一。
青娘想: 这雨来得真不是时候。可既然发生了,就看看能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她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抚摸着被雨水浸泡的布面,感觉到一种不同寻常的质感——比普通染布更挺括,也更顺滑。
青娘说: "阿福,拿块干净的湿布来。"
阿福不解地问:"老板娘,这布都成这样了,还能用吗?"
青娘想: 能不能用,要试过才知道。
她用湿布在浸雨的布上擦拭了几下,惊讶地发现污渍很容易就被擦掉了。再看旁边一块没有被雨水浸泡的布,同样擦拭后,污渍痕迹却明显得多。
青娘说: "阿福,你去取些草木灰来。我想试试一个想法。"
阿福疑惑地挠挠头:"草木灰?那不是用来清洁灶台的吗?"
青娘想: 草木灰有收敛作用,也许能让布面更耐脏。如果真是这样,这雨倒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她将草木灰与清水混合,制成灰水,然后将几块染好的布放进去浸泡。阿福在一旁看着,满脸疑惑。
青娘说: "做生意就是这样,很多好点子都是从意外中得来的。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布在灰水中浸泡了一个时辰后,青娘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出,拧干,然后挂在通风处阴干。她特意嘱咐阿福:"记住,不能暴晒,要让它们慢慢变干。"
青娘想: 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的布,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两天后,布匹完全干透。青娘邀请了几位常来做活的大婶来店里,想听听她们的意见。
青娘说: "各位婶子,我新做了一种布,想请你们帮忙试试,看看好不好用。"
一位大婶疑惑地问:"不就是布嘛,还能有什么特别?"
青娘想: 让事实说话,比任何解释都有力。
她当场做了个小实验,用同样的脏水分别倒在两块布上,然后用湿布擦拭。结果很明显——用灰水处理过的那块布,污渍几乎被完全清除,而普通染布则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大婶惊讶地说: "哎呀,这布真是耐脏!擦两下就干净了,比我家那块强多了。"
青娘想: 太好了!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产品。
她笑着说:"这布我打算叫'家用耐脏布'。既实用,又好记。"
阿福担心地说:"老板娘,这么好的东西,如果被别人学去了怎么办?"
青娘说: "做生意不是怕别人学,而是要不断创新,让别人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跑。"
青娘想: 真正的竞争力是持续创新的能力,而不是保守秘密。
她开始思考如何推广这种新产品。首先,她设计了一个简单明了的招牌:"家用耐脏布——米黄浅青,嫁妆喜布,染绣一体"。
青娘说: "招牌要让人一眼就明白我们卖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其次,她决定在城隍庙前做一个小型展示。她让阿福搬了一张桌子,铺上几块耐脏布,旁边放了一盆脏水和一块抹布。
青娘想: 眼见为实。让顾客亲自体验,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效。
展示当天,围观的人络绎不绝。一位中年妇人半信半疑地走上前,亲自试验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污渍真的很容易就被擦掉了。
妇人说: "这布真好!我家那口子天天在灶前忙活,围裙一天要洗好几次。有了这布,我就省心多了。"
青娘想: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要让更多这样的人知道我们的产品。
她笑着说:"您要是喜欢,可以先买一小块回去试用。好用再来,不好用您来找我。"
青娘想: 给顾客一个无风险的试用机会,是建立信任的好方法。
当天就有不少人下单购买。消息很快传开,不仅普通百姓来买,一些商贩也闻风而至。
一位商贩说: "青娘姑娘,你的耐脏布很有特色。我想批量进货,带到乡下卖,你看行不行?"
青娘想: 这是扩大市场的好机会。但要注意保持品质,不能因为量大而降低标准。
她点头说:"可以。但我有个条件——所有耐脏布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我不希望我的名字出现在不合格的产品上。"
商贩笑着说:"那是自然。我看重的就是你的名声。"
青娘想: 名声是生意的基石。失去了它,一切都无从谈起。
随着耐脏布的热销,青娘的染坊在县城渐渐有了名气。有人悄悄打听她的制作方法,也有人试图模仿。
阿福气愤地说: "老板娘,他们又在学我们!"
青娘说: "学是学不完的。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改进,让产品越来越好。"
青娘想: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与其担心别人模仿,不如加快创新的步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