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娘站在城隍庙旁的新铺面门口,看着漏雨的屋檐,心里像被雨水浸了一遍又一遍。三天了,她的染坊连一个客人都没有。对面的三家老牌染坊依旧热闹,他们的伙计在门口大声吆喝,颜色鲜艳的布匹挂得像彩虹。
"娘,咱们这布颜色也不差啊,怎么就没人来呢?"阿杏抱着一摞染好的布,一脸委屈。
青娘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别急,做生意讲究的是让客人知道你,信任你。咱们刚来,人家还不认识青娘染坊呢。"
她抬头望向城隍庙的方向,香客络绎不绝。香烟缭绕中,青娘忽然有了主意——不是等人来,而是去人多的地方找机会。
青娘带着阿杏在城隍庙前摆了个小摊位,专门卖染好的小布片。她观察到香客们进庙烧香时,手里除了香烛,还会带些小物件。于是她动了心思——用染好的小布片做成平安符袋,免费送给香客。
"娘,这可是亏本的买卖啊!"阿杏急得直跺脚。
青娘摇头:"这不是亏本,这是给咱们染坊做名声。你看,这符袋底绣上'青娘染坊',他们回家后每次看到,都会想起我们。"
果然,免费的平安符袋很快吸引了大批香客。有人拿着符袋端详,有人忍不住问价。青娘微笑着回答:"这是送的,不过我们铺子里还有各种颜色的布匹,姑娘们做嫁妆最适合。"
特色颜色的灵感
回到铺子,青娘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染布与众不同。她知道,三家老牌染坊主要做红、蓝、黑三色,竞争激烈。要想突围,必须找到独特的颜色。
一天,她在院子里晒布时,闻到一阵花香。抬头一看,是槐树上盛开的槐花。青娘灵机一动——用槐花做染料!她立刻动手试验,果然染出了柔和的米黄色。
接着,她又用野艾染出浅青色。这两种颜色清新淡雅,正好符合姑娘们做嫁妆的喜好。青娘决定主打"姑娘嫁妆布",并与绣娘合作推出"染+绣"套餐。
暴雨中的意外发现
然而,生意刚有起色,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青娘措手不及。院子里来不及收的布匹全被雨水浸泡。阿杏急得快哭了:"娘,这些布都毁了!"
青娘却很镇定。她想起小时候村里老人用草木灰防潮的方法,立刻让阿杏取来草木灰,撒在湿布上。奇迹发生了——这些布不仅没有发霉,反而比以前更耐脏。
青娘喜出望外,这可是个意外的商机!她立刻推出"家用耐脏布",专门卖给家庭主妇。这一创新让青娘染坊在县城里名声大噪,连一些老染坊的常客也开始来她这里买布。
商业智慧的体现
青娘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她商业智慧的体现:
1. 市场调研:观察香客需求,找到潜在客户群
2. 差异化竞争:避开主流颜色,开发独特产品
3. 创新思维:从意外中发现商机,转化为新的产品
4. 品牌意识:通过平安符袋免费赠送,建立品牌认知
青娘站在铺子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里暗暗发誓:这只是开始,她要让青娘染坊的名字传遍整个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好的,我给你重写第103章,把字数扩展到5000字以上,情节更丰富、细节更饱满,保持“初入市井”的市井气息和青娘的商业智慧。
清晨的城隍庙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水汽里,香客们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手中的香雾与雨后的湿气交织成一种特殊的味道。青娘推开染坊的木门,吱呀一声,仿佛把昨夜的疲惫也带了出来。
铺面里一片狼藉——昨晚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从屋檐的破洞里灌进来,几匹刚染好的浅青布被雨水浸得透湿,颜色发暗,边缘卷起了毛边。阿桃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湿布摊开,脸上写满了心疼。
“这可怎么卖啊?”阿桃抬起头,眼睛红红的,“我们这几天的心血……”
青娘没有急着回答,她蹲下身子,用手指轻轻捻了捻布面。那布料被雨水泡过之后,反而比以前更厚实,手感温润,颜色虽不鲜亮,却有一种沉静的质感。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家乡,母亲用雨水浸泡粗布后,再用草木灰搓洗,布面会变得格外耐用。
“阿桃,去取些草木灰来。”青娘吩咐道。
阿桃不解地看着她:“草木灰?那不是用来洗衣裳的吗?”
“对,就是用它。”青娘笑了笑,“我们要让这些布变得更特别。”
草木灰撒在湿布上,青娘用手轻轻揉搓,灰与水融合成一种糊状,慢慢渗透到布纤维中。她边搓边解释:“这样处理后,布面会更紧实,颜色也会固定得更好。”
阿桃半信半疑地看着,直到青娘把处理好的布晾起来,阳光透过水汽照在布面上,浅青色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透着说不出的雅致。
“青娘,这颜色……真好看。”阿桃忍不住赞叹。
“好看还不够,”青娘说,“我们要让它有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