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的清晨,青石村笼罩在一片淡淡的薄雾中,染坊后院的染料仓库却早已热闹起来。十几名村民正扛着装满晒干的艾草、黄芩和苏木的麻袋,有条不紊地往仓库里搬——这是今年最后一批收割的染料,必须在年前整理入库,为明年的订单做好准备。
青娘穿着一身厚实的棉服,手里拿着一本账本,站在仓库门口,仔细核对每一袋染料的重量和品质。她时不时停下来,伸手摸一摸麻袋里的染料,感受着干燥的触感,又凑到鼻尖闻了闻,确认没有受潮发霉的气味,才在账本上轻轻打一个勾。
“青娘,这最后一袋苏木也搬进去了!”陈三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快步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沾着草屑的镰刀,“今年的染料收成比去年好太多了,光艾草就收了三千多斤,黄芩和苏木也各有两千多斤,足够明年上半年用了。”
青娘合上账本,笑着点了点头:“辛苦大家了!今天忙活完,晚上染坊办灶王爷宴,杀两头猪,再炖几锅羊肉,让大家好好热闹热闹。”
村民们一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青娘都会在染坊办宴席,请帮忙的村民和染坊的工人、学徒吃饭,这已经成了青石村的一个传统。大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讨论着晚上要吃什么,仓库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穿着蓝色驿卒服饰的人骑着马,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信封,快步走进来:“请问这里是青娘草木染吗?有京城瑞福绸缎庄寄来的急件,请青娘姑娘签收!”
青娘心里一动,连忙接过信封。信封上贴着一张金色的火漆,上面印着“瑞福”的字样,一看就很紧急。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封厚厚的信纸,还有一张折叠整齐的订单。
青娘快速浏览着信纸,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原来,瑞福绸缎庄在京城举办的春装展上,用青娘染的草木染布制作的衣服大受欢迎,不仅被不少王公贵族预订,还得到了宫里娘娘的青睐,特意让内务府下了一笔大订单,要两百匹不同颜色、不同纹样的草木染布,用来制作春装和宫装,要求正月底交货。
“青娘,怎么了?是不是京城有好消息?”陈三柱看到青娘的表情,连忙凑过来问道。
青娘把信纸递给陈三柱,激动地说:“是好消息!宫里内务府下了两百匹布的订单,要咱们染不同颜色、不同纹样的布,用来做春装和宫装,正月底交货。这可是咱们染坊接到的最大订单,也是咱们的布第一次进皇宫!”
陈三柱接过信纸,快速看了一遍,也激动得手都抖了:“太好了!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要是咱们能按时按质完成订单,以后咱们的草木染布就能在京城甚至皇宫里站稳脚跟,再也不愁没有订单了!”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人说要赶紧准备染料,有人说要多找些工人帮忙,还有人说要好好庆祝一下,整个染坊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青娘压了压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大家先别高兴得太早。两百匹布,正月底交货,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必须好好规划一下。陈三柱,你现在就去村里和邻村看看,能不能再找二十个熟练的工人,工资按平时的两倍算,再准备一些新的染缸和煮染的大锅,确保能满足生产需求。”
“好嘞!我这就去!”陈三柱爽快地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开。
青娘又看向旁边的几个老工人:“张叔、李叔,你们经验丰富,负责带领新工人煮染液、染布,一定要严格把控质量,每一匹布染好后都要仔细检查,不能有任何差错。”
“青娘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让你失望!”张叔和李叔连忙点头答应。
青娘又安排了学徒们负责绘制蜡纹、晾晒布料和整理订单,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最后,她对大家说:“这段时间大家肯定会很辛苦,但是我向大家保证,等订单完成后,每个人都有丰厚的奖金,还会给大家放半个月的假,让大家好好休息。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个订单完成好,为咱们青石村争光!”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着,干劲十足地各自忙碌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染坊里几乎是连轴转。天不亮,厨房里就开始烧水、做饭,为大家准备早饭;天刚蒙蒙亮,工人们就已经来到染坊,开始准备染料、煮染液;到了晚上,染坊里的灯一直亮到后半夜,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
青娘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每天不仅要指导工人染布、检查每一匹布的质量,还要根据订单的要求,不断调整染料的配方和染制的工艺。宫里的订单对颜色和纹样的要求格外严格,比如大红色要像朱砂一样鲜亮,却不能有一点暗沉;淡蓝色要像天空一样清澈,还要带有淡淡的光泽;纹样更是要精致细腻,每一根线条都不能有偏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