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的清晨,染坊院子里的竹竿上挂满了待干的布,青黄渐变的布面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极了冬日里难得的暖阳。青娘正蹲在染缸前,手里捏着一根细木棍,轻轻搅动着缸里的棕色染液——这是用橡子壳和松木皮混合煮的染料,比单一染料染出的棕色更沉稳,是府城“锦绣布庄”特意要求的颜色,用来做冬日的男装外套。
“青娘,府城布庄的伙计来了!”陈三柱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急促,“说掌柜的让他们来看看布的进度,还带了新的花色图样,想让咱们再染些带暗纹的布。”
青娘连忙放下木棍,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走到院门口。只见两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伙计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木匣,见青娘出来,连忙拱手:“青娘姑娘,我们是锦绣布庄的伙计,奉掌柜之命来看看订单进度,顺便给您送些图样。”
青娘笑着把他们迎进堂屋,接过木匣打开,里面放着几张画着暗纹的纸,有缠枝莲纹、云纹,还有简单的几何纹。“这些暗纹真是精致,只是草木染要做出暗纹,得在染布时用蜡封住部分布面,染好后再把蜡去掉,工序会复杂些,可能要多花几天时间。”
为首的伙计点点头:“掌柜的也说暗纹工序复杂,让我们跟您说,只要能做出这样的效果,多等几天没关系,价钱也能再提一成。另外,掌柜的还让我们带话,要是这次合作得好,明年春天想跟您订一批春装布,还要请您去府城看看,说不定能在府城开个分店。”
青娘心里一喜,府城开分店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要是真能成,不仅能把草木染的手艺传到府城,还能让更多人知道青石村的染坊。她连忙说:“请转告掌柜的,暗纹布我们一定做好,绝不会耽误交货时间。至于去府城的事,等这批布送过去,我再跟他详谈。”
伙计们又在染坊里看了看已染好的布,见颜色均匀、质地柔软,满意地离开了。送走伙计,陈三柱兴奋地说:“青娘,府城开分店可是天大的好事!要是真开起来,咱们的生意就再也不用受限于县城和邻县了。”
青娘点点头,心里却有些顾虑:“开分店是好事,但府城的租金和人工肯定比这里贵,而且咱们对府城的市场也不熟悉,要是贸然开起来,说不定会亏本。还是等这批布送过去,跟掌柜的好好聊聊,了解清楚府城的情况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开始研究暗纹布的染制方法。她先把蜂蜡加热融化,用细毛笔在白布上画出图样,等蜡凝固后,再把布放进染液里煮。染好后,把布放进热水里浸泡,让蜡融化掉,布面上就会留下白色的暗纹。可试了几次,要么是蜡画得太粗,暗纹不精致;要么是蜡没凝固好,染液渗进去,暗纹不清晰。
青娘没有气馁,每天都在染坊里反复试验,调整蜡的温度、毛笔的粗细,还有染液的浓度。陈三柱看她每天忙到深夜,心疼不已,每天都给她煮一碗热粥,让她暖暖身子。村民们听说她在研究新的染布方法,也纷纷来帮忙,有的帮她融化蜂蜡,有的帮她看着染液的火候,有的帮她晾晒染好的布。
这天晚上,青娘终于染出了一块满意的暗纹布——布面上的缠枝莲纹清晰精致,白色的花纹在棕色布面的衬托下,显得既典雅又大方。她高兴地拿着布跑到王阿婆家里,给她看自己的成果。王阿婆接过布,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青娘,你真是太能干了!这布比城里绣娘绣的还好看,府城的人肯定喜欢。”
青娘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要是没有陈三柱和村民们的支持,她肯定不会这么快就研究出暗纹布的染制方法。她回到染坊,见陈三柱还在院子里等着她,手里端着一碗热粥,粥里还放了几颗红枣。“快喝点粥吧,忙了一天,肯定饿了。”陈三柱把粥递给她,眼里满是温柔。
青娘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流进心里。她看着陈三柱,轻声说:“陈大哥,谢谢你,一直陪着我,帮我克服了这么多困难。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走不到今天。”
陈三柱挠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跟我还客气什么?我愿意帮你,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等这批布送过去,咱们就去府城看看,要是能开分店,咱们就一起去府城,把生意做得更大。”
青娘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只要有陈三柱的陪伴,有村民们的支持,有自己手里的手艺,她就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把草木染的手艺传遍更多的地方。
腊月二十八这天,青娘终于完成了府城“锦绣布庄”的五百匹布订单,其中有一百匹是带暗纹的布。她和陈三柱雇了两辆马车,把布装好,准备亲自送到府城去。村民们都来送行,有的给他们塞了些干粮,有的给他们送了些自家腌的咸菜,王阿婆还特意给他们缝了两双厚实的棉鞋,让他们路上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青娘的商业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