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2 年冬月刚过,吴家堡的积雪还没化尽,中枢府的院墙上还挂着过年的红灯笼,叶青云就已经开始为春日的九州游历做准备。这天清晨,他拿着一张画满线条的麻纸,急匆匆地往工坊走 —— 纸上画的是一辆造型奇特的马车,六个车轮排成两排,前面两个小巧,后面四个敦实,车身像个长方形的铁盒子,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 “射击孔”“铁板镶嵌”“红松木内饰” 的字样,这是他参考穿越前看过的西部牛仔马车,结合吴家堡的防务需求,设计出的 “游历专用车”。
工坊里,唐师傅正带着徒弟们打磨火炉的烟囱,看到叶青云来,连忙放下手里的砂纸:“首领,您这是又有新物件要做?”
叶青云把麻纸铺在铁匠铺的石桌上,指着上面的图案:“唐师傅,你看这个马车,我要去游历九州,骑马太累,想做辆舒服又安全的车。车身用红松木做骨架,外面镶上精铁铁板,车轮做六个,前面小后面大,内部要宽敞,能坐八个人,还得有射击孔,能放连弩和火铳,最后用九匹马拉,你看能不能做?”
唐师傅凑过去,眯着眼睛仔细看,越看越惊讶:“六个车轮?还镶铁板?首领,这马车怕是比咱们平时用的商队马车重三倍,九匹马能拉得动吗?而且射击孔怎么开?开多了怕不结实,开少了又不够用。”
“九匹马拉得动,” 叶青云指着车轮的图纸,“后面四个车轮做宽些,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对地面的压力;铁板不用太厚,半指宽就行,主要是防弓箭和刀砍;射击孔按我标的位置开 —— 前后各两个,能伸出去连弩,左右各三个,既能放连弩,也能放火铳,孔的大小比连弩箭粗两圈,方便瞄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内部用红松木做车架,铺一层厚棉垫,像床一样舒服,再装上火油马灯照明,晚上赶路也不怕黑。咱们先做两辆一样的,一辆用来坐人,一辆用来装物资,互相照应。”
唐师傅点点头,心里有了谱:“首领放心,我这就安排!先找木工做车身骨架,再让铁匠锻打铁板和车轮,估计得一个月才能做好,保证不耽误您春日出发。”
造车的消息传开后,工坊里的工匠们都来了兴致。木工组的李师傅,是吴家堡最好的木匠,他带着三个徒弟,从桃山村拉来最好的红松木 —— 这种木头坚硬耐腐,还带着淡淡的香气,是做车身的不二之选。他们先按图纸锯出长方形的车架,再用榫卯结构拼接,不用一根钉子,保证车身结实耐用;车架做好后,又在内部钉上厚棉垫,铺上周氏布坊送来的细棉布,坐上去软乎乎的,像家里的床一样舒服。
铁匠组的唐师傅,则带着徒弟们锻打铁板和车轮。铁板要锻打得薄而均匀,他们把铁块放进熔炉烧红,再用大锤反复敲打,直到敲成半指厚的铁板,然后按车身的形状裁剪,边缘磨得光滑,防止划伤手;车轮的制作最费功夫,前面两个小轮,用硬木做轮心,外面裹一层铁皮,增加耐磨性;后面四个大轮,轮心做得更粗,铁皮也裹得更厚,还在轮辐上钉上铁条,防止车轮断裂。
耶律娟也没闲着,她让人从贸易部调来最好的火油,灌进马灯里,测试照明效果 —— 火油马灯是用玻璃罩做的(去年从西域商队换来的玻璃),点燃后,光线能照亮整个车厢,比油灯亮三倍,还不怕风吹;她还让人做了几个小铁盒,用来装火铳的火药和弹丸,放在车厢的角落里,方便取用。
半个月后,第一辆马车的车身骨架和铁板都做好了。工匠们把铁板用铁钉固定在红松木骨架上,车身瞬间变成了一个黑黝黝的 “铁盒子”,前后左右的射击孔整齐排列,像一个个小眼睛;六个车轮安装好后,马车稳稳地立在地上,后面四个大轮显得格外敦实。唐师傅让人套上九匹马,试着拉了拉 —— 马车缓缓向前移动,虽然慢,但确实拉得动,在平坦的路上走起来还很稳。
叶青云来查看时,正好看到马车试拉。他走上前,敲了敲车身的铁板,发出 “咚咚” 的闷响,很结实;钻进车厢里,坐在棉垫上,感觉不到颠簸,火油马灯挂在车顶,点燃后,整个车厢都亮堂堂的;他试着从左侧的射击孔伸出连弩,瞄准远处的草靶,能轻松瞄准,没有遮挡。
“很好,” 叶青云满意地点头,“再在车厢顶部开两个小窗户,用来通风;车厢门做个插销,晚上睡觉能锁上,更安全。”
唐师傅立刻让人按要求修改,在车顶开了两个带木框的小窗户,窗户上装着可以滑动的木板,能打开也能关上;车厢门的内侧装了一个铁插销,插上后,从外面根本打不开。
又过了半个月,两辆马车终于全部做好了。它们并排停在工坊的院子里,黑黝黝的铁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六个车轮整齐排列,车身侧面的射击孔清晰可见,九匹高大的骏马套在车前,显得格外威风。堡里的人都来围观,有的孩子还围着马车跑,好奇地摸了摸车身的铁板,惊讶地说:“这马车好硬啊!比咱们家的木门还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