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2 年冬初,吴家堡机械制造车间的炉火比往日更旺,通红的火光映在工匠们满是汗水的脸上,叮叮当当的锤击声从早到晚不停歇 —— 车间中央的木架上,堆着刚成型的铁蒺藜,尖刺泛着冷光,像极了冬日里扎人的冰棱。这是叶青云在段有鹏从南蛮返回后,立刻下令赶制的防御利器,只为阻挡黑狼部的骑兵,守住白狐部这颗 “制衡棋子”。
“唐师傅,这铁蒺藜的尖刺还得再磨锋利些!马蹄子硬,不够尖扎不透!” 叶青云蹲在木架旁,拿起一枚铁蒺藜仔细查看 —— 这枚铁蒺藜由三寸长的精铁弯折而成,呈三棱状,三个角都磨成了尖刺,无论怎么落地,总有一个尖刺朝上,正是克制骑兵的绝佳利器。可他用指尖碰了碰尖刺,还是觉得不够锋利,“再用砂轮磨半个时辰,每个尖刺都得能划破布才行!”
唐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还握着锻打的铁锤:“叶首领放心,我已经让三个最会磨铁的工匠专门负责,保证每枚铁蒺藜都能扎透马蹄铁!” 他指着旁边的铁料堆,“之前冶炼车间刚炼出两千斤精铁,咱们按‘一枚铁蒺藜耗铁二两’算,能做两千枚,足够白狐部在营地周围布三层了!”
制作铁蒺藜的工序不算复杂,却极其考验细致 —— 先将精铁锻打成两指宽的铁条,再用剪刀剪成三寸长的段,接着用特制的模具将铁段弯折成三棱状,每个角都要折得角度精准,最后用砂轮打磨尖刺,去除毛边。一开始,工匠们折铁段时总掌握不好角度,有的角太钝,有的折歪了落地不稳,唐师傅就亲自示范,左手扶着铁段,右手用锤子轻轻敲打,“折角要成六十度,这样三个尖刺才能均匀受力,不管怎么扔,都能扎住东西!”
年轻工匠小吴的手被滚烫的铁段烫出了水泡,他用布裹了裹,继续磨铁蒺藜:“叶首领说这东西能救白狐部的命,咱们多快好省地做,白狐部就能早一天用上,少挨黑狼部骑兵的欺负!” 旁边的老工匠听了,也跟着点头:“咱们吴家堡能有今天,靠的就是抱团,帮白狐部就是帮咱们自己,累点不算啥!”
只用了五天,两千枚铁蒺藜就全部制作完成。叶青云让人用粗布袋子装着,每袋五十枚,袋口用麻绳扎紧,外面再套上油布,防止运输时受潮生锈。与此同时,袁七也完成了物资调配 —— 从粮仓调出五千斤稻谷、两千斤玉米,装在密封的陶缸里,缸口用腊封严;冶炼车间送来五百斤精铁,其中三百斤是锻打好的铁条,方便白狐部直接打造成弯刀,两百斤是碎铁,可用来修补农具;机械制造车间还拿出了五十斤火药,分装在十个牛角壶里,附带上火铳喷子的简易使用图纸,教白狐部制作 “土炮”。
“物资都齐了,就等运输队出发了。” 袁七拿着账本,跟叶青云汇报,“这次派老周带二十个可靠的伙计,配合段有鹏的十二名骑兵,再加上巴图的北蛮向导,走‘黑风口 - 枯河沟’的秘密驿道,避开黑狼部的关卡,估计五天能到白狐部。”
出发前一晚,叶青云特意找到段有鹏,递给他一封写给都烈的信:“信里除了说物资的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 让都烈送他的一个儿子来吴家堡的启智学堂读书。一来是让孩子学知识,以后能帮白狐部发展;二来也是让都烈放心,咱们不是要控制他,是真心想跟他合作。”
段有鹏接过信,有些顾虑:“都烈会不会觉得咱们要拿他儿子做人质?毕竟南蛮部落最看重子嗣。”
“所以要跟他说清楚,孩子在吴家堡吃穿用度全由咱们负责,学堂里有专门的先生教识字、算数,还有护卫队保护安全,他随时能派人来看孩子。” 叶青云顿了顿,补充道,“要是他实在不愿意,也别勉强,咱们先把物资送过去,等他信任咱们了再说。”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运输队就悄悄出了吴家堡。老周赶着三辆改装过的马车,车厢用厚木板密封,外面裹着北蛮的皮毛,装作是运送皮毛的商队;段有鹏的骑兵分散在马车周围,穿着北蛮皮袍,腰间别着弯刀,看似是商队护卫,实则警惕地盯着四周;巴图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北蛮部落的令牌,应付沿途可能遇到的盘查。
走了两天,到了黑狼部设的关卡 —— 这里是南蛮东部的必经之路,五个黑狼部士兵拿着长矛,正检查过往的商队。巴图赶紧上前,递上一块银子,笑着说:“兄弟们辛苦,我们是北蛮来的皮毛商,去白狐部换点粮食,通融通融。”
一个满脸横肉的士兵接过银子,打量了一眼马车,怀疑地问:“白狐部穷得叮当响,有什么粮食跟你们换?车厢里装的是不是兵器?”
段有鹏立刻上前,装作不耐烦的样子:“这位兄弟说的什么话!白狐部再穷,也有几亩薄田,我们换点粮食应急,要是不信,你们可以看车厢!” 说着,他掀开一角皮毛,露出里面的皮毛捆(粮食和精铁都藏在皮毛下面),士兵们看了看,没发现异常,又得了银子,就挥挥手放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不留神就穿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