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区的炊烟散去,喧嚣渐歇,夜晚的宁静笼罩了那一排排低矮的“干打垒”。白日的嬉闹和忙碌沉淀下来,化作各家窗户里透出的微弱灯光和偶尔传来的低语。对于小林卫东而言,夜晚常常意味着等待——等待一个熟悉却又时常缺席的身影。
父亲林瀚章,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是一个带着金属和机油气息的符号,一个常常在他已经睡熟后才归来、在他醒来前又已离开的模糊印象。他对父亲的感觉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因陌生而产生的些许疏离,又有源自母亲日常话语和周围环境灌输的、近乎本能的崇拜。他知道父亲是“工程师”,是“搞技术的”,是在那巨大、神秘、终日轰鸣的厂子里“造很重要东西”的人。小朋友们羡慕他,老师们提起他父亲的名字也会露出尊敬的表情。但这光环过于抽象,远不如母亲温暖的怀抱和及时的呵护来得具体。
“争气钢”攻关进入最白热化的阶段,林瀚章回家的时间越发晚得没谱,甚至常常彻夜不归。周文瑾早已习惯,只是每晚都会在炉子上温着一份饭菜,并将林瀚章偶尔换下的衣物洗净补好。林卫东却还不完全习惯,尤其是当他白天和小伙伴们玩了“造坦克”的游戏后,晚上就特别想把自己的“作品”——用泥巴捏的坦克或是画在纸上的“设计图”——拿给那个真正的工程师看。
这天夜里,北风刮得格外紧,呜呜地拍打着窗户纸。林卫东睡到半夜,突然浑身发抖,小脸烧得通红,开始一阵阵地咳嗽,声音空洞而急促。
周文瑾立刻被惊醒,伸手一摸儿子的额头,烫得吓人。她心里一紧,连忙起身点亮煤油灯。只见儿子蜷缩在被窝里,呼吸急促,嘴唇干裂,显然病得不轻。
“卫东,卫东?哪儿不舒服?”周文瑾的心揪了起来,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
“妈妈…冷…头疼…”林卫东迷迷糊糊地嘟囔着,眼睛都烧得有些睁不开。
周文瑾迅速判断是急性感冒引起的高烧,可能还并发了气管炎。她立刻下炕,翻找家里的药箱。然而,常用的退烧药阿司匹林前几天刚好用完了,她本想着明天去医院开一点,却没料到孩子半夜突然病得这么重。
去医院?深更半夜,外面寒风凛冽,医院离家有一段不近的路。自己一个人抱着孩子过去,实在吃力,而且把卫东一个人裹严实了走在寒风中,会不会加重病情?
就在周文瑾心急如焚、左右为难之际,外屋的门突然传来了极其轻微的、钥匙插入锁孔的窸窣声,紧接着是门被轻轻推开的吱呀声。
一个高大的、裹挟着一身寒气的身影,几乎是蹑手蹑脚地挪了进来。是林瀚章!他显然又是熬了一个通宵,满脸的疲惫不堪,眼窝深陷,胡茬丛生,工装上沾满了深色的油污和灰烬,整个人仿佛刚从炼钢炉膛里钻出来,带着一股浓重的、混合着钢铁、机油和汗水的复杂气味。
他本以为妻儿早已熟睡,怕吵醒他们,动作放得极轻。但一进门,他就敏锐地察觉到屋里的光线和气氛不对。煤油灯亮着,周文瑾正站在炕边,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助。
“文瑾?怎么了?”林瀚章的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倦意,但瞬间警惕起来。
“瀚章!你回来得正好!”周文瑾像看到了救星,急步上前,压低声音快速说,“卫东突然发高烧,咳得厉害!家里的退烧药没了,我正愁怎么送他去医院…”
林瀚章闻言,脸上的疲惫瞬间被驱散,眉头猛地锁紧。他几步跨到炕边,大手覆上儿子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让他的心狠狠一沉。
“什么时候开始的?”他问,声音低沉而急促。
“就刚才,睡得好好的突然就烧起来了。”
林瀚章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来不及脱掉沾满油污的外套,立刻转身对周文瑾说:“快,拿厚被子把他裹严实了!头上戴好帽子!我背他去医院!”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一刻,他不是那个沉浸在图纸和数据里的工程师,而是一个被孩子的病痛瞬间激发出全部力量和保护本能父亲。
周文瑾立刻照做,用家里最厚实的棉被将林卫东裹成一个严实的襁褓,只露出一张烧得通红的小脸,又给他戴上了那顶厚厚的棉帽。
林瀚章弯下腰,周文瑾帮忙将儿子扶到他宽厚的背上。林瀚章用两条强有力的胳膊牢牢托住儿子,侧头对周文瑾说:“你把门锁好,后面跟来。路上黑,小心点。”
说完,他背着儿子,一头扎进了门外冰冷刺骨的夜幕中。
伏在父亲宽阔而坚硬的背上,林卫东在昏沉与灼热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颠簸和震动。父亲走得很急,步子迈得又大又稳,几乎是在奔跑。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但他被裹得严严实实,紧贴着父亲的脊背,反而能感受到那层厚重工装下传来的、父亲滚烫的体温和因为急促奔跑而剧烈起伏的肌肉运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江奔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