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意外被擒,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起伏的东海,激起了层层涟漪。曹操闻讯后的震怒可想而知,接连派出使者,措辞一封比一封严厉,要求孙权立即释放曹植,否则将“尽起倾国之兵,踏平江东,鸡犬不留”。陆逊、贾诩等人更是加紧调兵遣将,海上巡逻的曹军斥候数量倍增,气氛空前紧张。
然而,孙权在周瑜和诸葛雪的劝谏下,顶住了压力。释放曹植?那逍遥津和赤壁的血就白流了,曹纯的仇也白报了。他们将曹植严密看管在旗舰“镇海号”(新缴获的曹军艨艟改造而成)上一间设施齐全的舱室内,待遇从优,但限制其自由,并派重兵把守。
这位才华横溢的贵公子,骤然从邺城的锦衣玉食、诗酒风流,坠入这充满咸腥海风、刀光剑影的海盗巢穴,其内心的苦闷与落差可想而知。他终日郁郁寡欢,除了读书写字,便是凭栏远眺北方,思念故土与亲人,偶尔与看守他的老舵手黄盖下下棋,听黄盖吹嘘几句当年的海上冒险,算是唯一的消遣。
黄盖是个粗人,但为人豪爽,见曹植年纪轻轻便沦为阶下囚,心生几分怜悯,有时会偷偷带些酒水上船,与曹植对饮几杯,权当解闷。曹植酒量本就不佳,几杯劣质朗姆酒下肚,便面红耳赤,愁绪更浓。
这一日,海上风平浪静,月色皎洁。曹植又与黄盖饮了几杯,酒入愁肠,化作诗兴。他想起远方的父亲、兄弟,想起邺城的洛水、铜雀台,想起自己身陷囹圄、抱负难展,不禁悲从中来,抓起笔,铺开纸,一边饮酒,一边挥毫泼墨。
起初,他只是低声吟哦,笔走龙蛇:
“明月皎皎照我船,星汉西流夜未央。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诗句清丽,情感真挚,连门外看守的水手都听得有些出神。黄盖也咂摸着嘴,觉得这公子哥儿虽然文弱,肚子里确实有墨水。
然而,随着酒意上涌,曹植的情绪越发激动。他想起父亲的雄才大略,想起兄长的猜忌排挤,想起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得重用,如今更是沦为海盗的俘虏……愤懑、委屈、不甘、绝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终于冲垮了理智的堤坝。
他猛地站起,推开舱门,踉跄着走到甲板上,对着茫茫大海和皎洁月光,举起酒壶,放声长啸,吟出了惊世骇俗的篇章:
“驾飞龙兮遨游四海,览九州兮谁与为俦!
曹孟德兮虽为吾父,忌才略兮困我如囚!
孙仲谋兮海上枭雄,缚我于此兮意欲何求?
天不仁兮地不公,纵有文章惊海内,难敌刀剑与权谋!
不如醉死樽前酒,化作波涛逐东流!逐——东——流——!”
他声音洪亮,情感磅礴,诗句中不仅直呼其父曹操之名,更流露出对父兄的怨怼、对孙权的复杂观感以及自身的绝望。这在那礼法森严的时代,简直是忤逆不道、惊世骇俗!尤其是“忌才略兮困我如囚”一句,若传回曹营,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值夜的水手们听得目瞪口呆,黄盖酒都吓醒了,连忙上前想捂住曹植的嘴:“哎呦我的公子爷!您可别胡说八道了!这要传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
曹植却已醉得厉害,推开黄盖,继续吟诵,涕泪交加。
动静很快惊动了孙权、周瑜和诸葛雪。三人匆匆赶来,听到曹植后来的诗句,脸色都变了。
周瑜反应最快,立刻下令:“所有听到此诗者,严禁外传!违令者,军法从事!” 他深知,这首诗若被曹操知晓,曹植性命难保,而孙权扣留曹植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来曹操不顾一切的疯狂报复——儿子可以救,但一个公开怨恨自己的儿子,救回来有何用?甚至会成为政敌攻击的口实。
孙权也惊出一身冷汗,看着瘫软在甲板上、兀自喃喃吟诗的曹植,又气又无奈:“这个曹子建!真是……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诸葛雪却相对冷静,她仔细观察曹植的状态,对孙权道:“将军,事已至此,斥责无益。观曹植性情,敏感重情,易为酒水所激。当务之急,是绝不可再让他沾酒,以免再生事端。”
孙权深以为然,当即下令:“从今日起,曹植饮食,严禁酒水!以……以清水代之!”
命令是下了,但执行起来却有问题。曹植习惯了饮酒,骤然断掉,更是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没几天人就憔悴了不少。黄盖看着不忍,偷偷对鲁肃抱怨:“这天天喝水,嘴里能淡出个鸟来,大人都受不了,何况他一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
鲁肃掌管后勤,也觉棘手。完全禁酒是对的,但总得给曹植点有滋味的饮品,否则人要是病倒了,更麻烦。他想起上次与交州商人贸易,换来过一些奇怪的砖茶和奶粉(当时以为是某种调味料),便试着让人煮了茶,又兑了些奶粉进去,调成一种浑浊的、带着茶香和奶香的温热饮品,给曹植送去,谎称是江东特制的“安神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乱载三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乱载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