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正月十八这天早上,北京城冷得能冻掉下巴!天色灰蒙蒙的,就跟和珅这会儿的心情一个样。
诏狱里头,和珅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跟个木头人似的。他在这儿已经待了有些日子了,从最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的害怕,再到现在的认命,这心里头就跟坐过山车似的。
"该来的,总会来..."和珅喃喃自语,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牢门。
果然,牢门"哐当"一声开了!进来的不是送饭的,而是刑部的官员,后头还跟着两个侍卫。一个端着壶酒,一个捧着段白绫!
和珅一看这架势,心里"咯噔"一下:时候到了!
那官员板着脸,展开圣旨念起来。大意是说和珅罪该万死,本该千刀万剐,但看在公主求情的份上,皇上开恩,赏他个全尸,让他自己了断。
"保留全尸"这四个字,像针一样扎在和珅心上。他知道,这是儿媳妇十公主拼了命给他求来的最后一点体面。
"罪臣...谢皇上恩典。"和珅声音沙哑,想站起来磕头,可腿软得跟面条似的,愣是没站起来。
最后只好就势跪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官员和侍卫放下东西就退出去了,牢房里又剩下和珅一个人。
他看着那段白绫,白得晃眼;再看看那壶酒,他知道这是送他上路的。
"呵呵..."和珅突然笑了,"想我和珅一辈子,山珍海味吃过,绫罗绸缎穿过,最后就落得这么个下场!"
他拿起酒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酒很辣,烧得他嗓子疼,可这疼比起心里的苦,算个啥?
和珅把那张破桌子搬到牢房中间,颤颤巍巍地站上去。桌子"吱呀"直响,好像随时要散架似的。
他慢慢地把白绫甩过房梁,打了个死结。那白色的绳圈,在那儿晃啊晃的,看着就瘆人。
"罢了罢了..."和珅长叹一声,"这辈子就这样吧!"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间关了他好些天的牢房,又想起外头的世界。那些金山银山,那些古玩字画,那些前呼后拥的日子...都跟他没关系了!
就在他把头伸进绳圈的一刹那,怪事发生了!
他好像不在牢房里了,而是站在一片白茫茫的雾里头。更怪的是,他看见乾隆老爷子了!可不是老糊涂的那个,是年轻时候的乾隆,英姿勃勃的。
年轻的乾隆看着他,眼神复杂得很:"和珅啊...朕欠你的...这辈子用荣华富贵还了...可也害了你啊..."
这话像道闪电,把和珅心里那个最大的谜团给照亮了!难道他这五十年的风光,真是在替别人还债?
还没等他想明白,雾里头又出来个女人,穿着古装,脖子上系着红丝巾,长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那女人轻声说:"尘归尘,土归土...债还清了...恩怨两清了..."
说完,这两人就跟雾一样散去了。
这一下,和珅全明白了!
为啥乾隆老爷子对他那么好?
为啥总跟他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为啥他官运这么顺?
原来他这一辈子,就是在替一段前世的孽缘还债!他就是个还债的工具!
想到这儿,他心里反倒踏实了。所有的害怕、不甘心,一下子都没了。剩下的只有累,说不出来的累。
牢房里,和珅的身子挂在梁上,一开始还使劲扑腾,镣铐"哗啦啦"直响。慢慢的,动静越来越小,最后彻底不动弹了。
他那双曾经精明的眼睛,这会儿瞪得老大,里头满是震惊,好像终于想通了啥大事儿。
一盏油灯在墙角忽明忽暗,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晃来晃去的。
牢房外头,两个侍卫听见里头的动静,互相看了一眼。
一个说:"完事了。"
另一个点点头:"嗯,完事了。"
俩人脸上都没啥表情。在这深宫大院里,他们见得多了。甭管多大的官,一旦失势,最后都是这个下场。
他们就像两尊石像,继续在那儿站岗,好像里头啥也没发生。
牢房窗户外面,北风"呼呼"地刮着,吹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吹过冷宫的荒草,也吹过这间死牢的小窗户。
风不会因为死了个和珅就停下来,它该咋刮还咋刮。
天还是那么阴,看样子还要下雪。这座皇宫见证了太多这样的事,早就麻木了。
咱们回过头想想和珅这一辈子,真是跟做梦似的!
从穷小子到位极人臣;
从吃糠咽菜到锦衣玉食;
从前呼后拥到孤零零死在牢里...
他以为自己聪明一世,结果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可能就是个还债的!那些他引以为傲的权势财富,可能早就标好了价码!
和珅这事儿,给咱们啥启示呢?
人啊,不能太贪心!不是你的,强求不来;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甭管多大的官,多有钱,最后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老话说得好: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和珅死了,一段恩怨了结了;
大清朝还在,日子还得继续;
老百姓茶余饭后,又多了一段谈资。
这就是:
荣华富贵如云烟,人生在世一场梦。
前世孽缘今世还,白绫一根万事空!
喜欢西山十戾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西山十戾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