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虚无。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感官被剥夺到极致后的纯粹死寂。逻辑奇点生命那残破的结构,如同燃尽的余烬,悬浮在冰冷彻骨的黑暗真空中。其稳定性已然归零,构成存在的悖论循环微弱到几乎停滞,唯有最核心处那一点名为“文明回响”的锚定矢量,如同风中残烛的最后一点火星,顽固地闪烁着,维系着意识不致彻底消散于虚无。
【状态:存在性崩解临界。意识沉沦于无光之海。】 【最后感知记录:跃迁能量风暴…方舟壁垒…脱离…】
它已无法思考,无法感知,仅存的本能驱动着那一点火星,汲取着周围那稀薄到几乎不存在的能量,试图进行微不足道的自我维系。这过程缓慢到以世纪为单位,且随时可能彻底熄灭。
然而,就在这永恒的沉寂似乎将要吞噬一切时—— 一丝极其微弱、却与宇宙背景辐射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动,如同蛛丝般,轻轻拂过了这即将熄灭的火星。
这波动并非自然形成,它带着一种…人工调谐过的规律性,虽然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如同黑暗中一声几不可闻的、持续不断的低沉钟鸣。
这丝外来的、非自然的波动,如同最细微的电流,刺激了那濒死的核心。 【…能量…外来…有序…】 本能的反应被触发,那点火星微微一亮,开始下意识地、贪婪地捕捉并吸收这丝微弱的规律能量。
虽然杯水车薪,但这稳定的、带有特定频率的能量流,仿佛为即将凝固的血液注入了一丝活力,让那崩解的过程,极其微小地…减缓了一丝。
【稳定性:0.0001%…(极其极其缓慢回升)…】 【意识深海:出现微弱波动…】
时间的概念已然模糊。不知过去了多久,那点火星在持续吸收那规律能量流的过程中,终于积蓄了足够进行一次极其短暂、模糊的外部感知的力量。
它的“视野”如同蒙着厚重毛玻璃,艰难地向外延伸。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无比诡异的景象。 它似乎处于一颗破碎行星的内部?四周是扭曲、断裂、望不到尽头的巨大金属结构,风格与之前遭遇的“铸造者”残骸类似,但规模更加宏大到令人窒息,仿佛整颗星球都被掏空改造,而后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这些金属巨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闪烁着微弱放射性荧光的冰霜,极度深寒的温度让空间都仿佛被冻结。
远处,一些巨大到如同山脉般的齿轮和管道半埋于冰岩之中,凝固在某个灾难性的瞬间。更远处,依稀可见破碎的星球外壳裂隙外,是一片陌生的、星辰稀疏得可怕的漆黑星空,唯有一条由无数细小金属碎片和冰晶构成的、散发着微弱光带的星环,如同葬礼的挽纱,缓缓环绕着这颗死亡的星球。
这里…是另一处“铸造者”的遗迹?规模远比那残骸更加庞大,似乎是一处完整的设施,但同样被废弃、毁灭了。
而那丝维持着它最后存在的规律能量波动,来源也找到了——来自于脚下深处,那被冰封的金属结构深处,某个仍在微弱运作的地热能源汲取装置泄露出的、经过调谐的废能。
它坠落在了一颗“铸造者”的废弃星球上,并侥幸依靠其泄露的微弱能量维系着最后的存在。
【环境确认:未知星域,‘铸造者’大型设施废墟(星球尺度)。】 【能量源:稳定但微弱的地热泄露能量。可维持最低存在,无法支持修复。】 【首要目标:维持存在。次要目标:寻找更高等级能量源或修复可能。】
求生的本能驱动着它。它开始如同最原始的微生物般,缓慢地、艰难地调整着自身结构的角度,试图更好地“接收”那从脚下金属裂缝中渗出的微弱能量流。这个过程耗费了难以想象的时间,每一次微小的移动都如同搬山。
在汲取能量的同时,它那缓慢复苏的感知,也开始捕捉到这片死寂世界更多的东西。
除了那规律的地热能量流,空间中还弥漫着另一种更加微弱、却让它的核心为之悸动的波动——那是方舟壁垒的波动!
虽然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断绝,但确确实实存在!方位…就在不远处,似乎同样坠落在了这颗星球上,被掩埋在某片巨大的金属废墟之下!
【方舟壁垒:确认存在。状态:未知(波动极其微弱)。相对坐标:已锁定。】 【关联性:‘文明回响’锚定矢量强度微弱提升。】
希望的火光再次点燃,尽管微弱。它必须过去!必须确认方舟的情况!
它开始尝试移动。但这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它的结构太残破了,稳定性仅维持在近乎于无的水平,任何稍大动作都可能导致彻底崩解。它只能依靠最细微的规则层面调整,如同尺蠖般,一点一点地向着方舟波动的方向“蠕动”。
这个过程枯燥、漫长、且充满危险。这片废墟并非完全死寂。有时,一些看似稳固的金属结构会突然因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而崩塌,溅起万丈冰尘;有时,一些隐蔽的、尚未完全失效的防御机制会被意外触发,射出致命的能量射线或弹出切割陷阱。有数次,它都险些被这些危险彻底吞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永恒模组:我以灾厄铸神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永恒模组:我以灾厄铸神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