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州城外,一支轻骑正踏着晨雾而来。
为首的朱温穿着一身黑甲,往日里睥睨天下的锐气被连日的焦虑磨去大半,只剩下眼底的血丝和难掩的疲惫。
身后跟着朱珍、庞师古、李唐宾三员大将,个个甲胄上沾着风尘,显然是昼夜兼程赶来。
“主公,前面就是濮州地界了。”
朱珍低声提醒,目光扫过路边整齐的田垄,不同于汴州周边的荒芜,这里的农田里竟有农夫在耕作,田埂上还插着忠义军屯田的木牌,透着一股安定的气息。
朱温皱了皱眉,勒住马缰。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亲自登门求援的一天。
时溥在徐州按兵不动,朱瑄在郓州虚与委蛇,天下藩镇仿佛都在看他的笑话。
秦宗权的五万大军已抵尉氏,汴州城每天都在死人,再拖下去,他苦心经营的宣武军就要全军覆没。
“进去吧。” 朱温咬了咬牙,马鞭指向濮州城门,“记住,今日咱们是来求援的,少说话,多听着。”
濮州节度使府内,李烨正对着地图发笑。
罗隐捧着刚收到的谍报,也跟着点头:“主公,朱温亲自来了,还带了庞师古和李唐宾,这两人都是当年黄巢军中的悍将,如今在宣武军里掌着兵权。”
“鱼儿总算咬钩了。” 李烨放下手中的炭笔,地图上蔡州二字被圈了又圈,“他朱温不是自诩枭雄吗?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亲自登门。看来尉氏的战况,比咱们想的还要糟。”
“那主公打算如何应对?” 罗隐问道。
李烨指尖在地图上敲了敲:“我正欲亲自前往郓州,没想到朱温如此迫不及待。联军可以组,但粮草得他出,军械得他供,战后蔡州的地盘,咱们得占大头。” 他抬头看向门外,“去,开门迎客,别让朱节度使觉得咱们慢待了。”
朱温走进节度使府时,正撞见霍存和葛从周从侧门出来。
庞师古眼睛一亮,上前一步:“霍将军,葛将军,别来无恙?”
霍存与他曾在黄巢麾下共事,见了老熟人也难得露出笑意:“庞将军,多年不见,你倒是壮实了不少。” 葛从周也对着李唐宾拱手:“李将军,当年陈州一别,没想到能在濮州重逢。”
四人寒暄起来,庞师古看着府内往来的亲兵,个个精神抖擞,甲胄鲜明,忍不住叹道:“李使君治下真是气象不凡,比起汴州的焦头烂额,濮州简直是世外桃源。”
李唐宾也点头附和:“听说李使君用人不疑,麾下将领不论出身,都能得重用?”
这话里带着几分羡慕,朱温生性多疑,这两年已杀了不少立过大功的将领,连他们这些心腹都时常提心吊胆。
霍存拍了拍他的肩膀:“主公用人,只看能耐不看出身。我和葛将军都是降将,如今不也照样掌军?”
朱温在一旁听着,脸色有些难看,却只能强笑道:“李使君的胸襟,天下皆知。”
进了议事堂,分宾主坐定,朱温刚端起茶杯,就忍不住诉起苦来:“李使君,你可得救救宣武军啊!秦宗权那贼子带了五万大军围尉氏,卢瑭的先锋都快打到汴州城下了!我派去求援的使者跑断了腿,时溥、朱瑄他们都按兵不动,这是要眼睁睁看着我宣武军覆灭啊!”
他放下茶杯,语气沉重:“使君,咱们虽非故交,却同处中原。汴州若破,秦宗权下一个就会攻濮州,唇亡齿寒的道理,您不会不懂吧?”
李烨慢条斯理地剥着茶盏上的茶沫,等他说完才笑道:“朱节帅的难处,我岂能不知?只是忠义军刚打完洹水之战,兵力损耗不小,贸然出兵,怕是难当大任。”
朱温心中一紧,连忙道:“李使君若能促成联军,我朱温愿倾尽汴州府库,负担联军所有粮草!另外,再赠忠义军一万石粮食、五千匹绢帛,只求使君一句话!”
“哦?” 李烨抬眼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朱节帅倒是大方。只是促成联军不难,时溥、朱瑄、朱瑾那边,我去说项便是。但秦宗权势大,联军最少要八万人才够用,这三万兵的军械、饷银,总不能全让节帅一人承担吧?”
朱温咬了咬牙:“军械我出三成!饷银我出一半!只要能灭了秦宗权,这点代价算什么!”
“好!” 李烨猛地拍案,“朱节帅如此爽快,我李烨岂能推辞?明日我就派人去徐州、郓州、兖州,保准半月之内,联军齐聚汴州!”
朱温这才松了口气,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茶水烫得他舌头发麻,却顾不上擦。
告辞时,庞师古和李唐宾又拉着霍存说了会儿话,看着濮州城内井然有序的街道、往来穿梭的商队,再想起汴州城外的尸横遍野,两人眼中都满是感慨。
出了濮州城,朱珍忍不住问道:“主公,李烨真能促成联军?”
朱温回头望了一眼濮州城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年轻气盛,以为几句话就能让时溥、朱瑄那些老狐狸出兵?不过是拿咱们的粮草当诱饵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