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焞也附和道:“叔父,黄叔说得对,这些道人看起来不像是在说谎,那歌声说不定是……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刘蓑衣一直没说话,这时才缓缓开口:“那歌声来得蹊跷,恐怕不是凡人所能为。昌龄兄,你今年四十三岁,那句‘一轮明月落清潭’,你可得多加小心。”
秦昌龄心里本来就慌,听刘蓑衣这么一说,更是觉得不安。他再也没有心思喝酒赏乐,勉强笑了笑:“今日多谢各位道长,也多谢刘先生、德琬兄和贤侄,我有些不舒服,就先回去了。”
众人见他神色不对,也不再挽留。秦昌龄匆匆告别,带着秦焞和小史离开了道堂。一路上,他一言不发,心里满是恐惧——他想起了前一年遇到的达真道长黄元道,当时黄元道说的话,此刻又在他耳边响起。
那是绍兴壬申年的夏天,秦昌龄因为身体不适,请了不少大夫都没治好,后来有人推荐他去见达真道长黄元道。黄元道是茅山有名的道长,精通医术和道法,很多人都找他看病解惑。
秦昌龄找到黄元道时,黄元道正在道观里炼丹。看到秦昌龄,黄元道皱了皱眉,说:“秦公子,你印堂发黑,面带晦气,恐怕是有冤对缠身。你要记住,切忌四十三这个年纪,若是能平安度过,往后就能顺遂无忧;若是度不过……”
黄元道没有说下去,但秦昌龄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连忙跪在地上,恳求道:“道长,求您救救我!只要能化解这场灾祸,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黄元道叹了口气,扶起秦昌龄:“我尽力而为,但最终能不能度过,还要看你的造化。”
就在这时,秦昌龄的小儿子拿着一个磁瓢跑了进来,磁瓢里装着几颗小石子,他一边跑,一边笑着说:“爹,你看我这个瓢,能装好多石子呢!”
黄元道看到那个磁瓢,眼睛一亮,对秦昌龄说:“把那个磁瓢给我。”
秦昌龄连忙让儿子把磁瓢递过去。黄元道接过磁瓢,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对着磁瓢呵了口气,然后把磁瓢递给秦昌龄:“你拿着这个磁瓢,日后若是遇到危急情况,就把它倒过来,里面会出现一颗药丸。记住,若是青丸,万万不可服用;若是红丸,服下就能化险为夷。”
秦昌龄接过磁瓢,只觉得手里一阵发烫,像是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他忍不住手一抖,磁瓢“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黄元道连忙把磁瓢捡起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叹了口气:“了不得,了不得啊……看来你的灾祸,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他转过头,看向在场的一位大夫——汤三益。汤三益是临安有名的大夫,擅长治疗伤寒,当时正好也在道观里拜访黄元道。黄元道把磁瓢递给汤三益:“汤大夫,这个磁瓢就交给你保管吧。日后秦公子若是遇到危急情况,你就把磁瓢给他;若是你自己遇到难处,也可以用它试试。记住,青丸不可服,红丸可服。”
汤三益接过磁瓢,点了点头:“道长放心,我一定会妥善保管。”
后来,秦昌龄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他也就慢慢把黄元道的话和那个磁瓢淡忘了。直到今天晚上,听到那句“四十三,四十三,一轮明月落清潭”,他才想起黄元道的警告,心里越发恐惧。
回到住处后,秦昌龄一病不起。他派人去请汤三益,想问问那个磁瓢的事,可汤三益当时正在外地看病,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秦昌龄的病情越来越重,吃什么药都不管用,脸色一天比一天差。
秦焞看着叔父难受的样子,心里急得不行,他一边派人继续寻找汤三益,一边请来其他大夫,可都无济于事。秦昌龄自己也知道,他可能撑不过四十三岁这一关了,他常常看着窗外的月亮,喃喃自语:“一轮明月落清潭……难道我真的要像这句歌词说的那样,就此殒命吗?”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九月。秦昌龄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明月,突然觉得心里一阵平静——或许,这就是他的命吧。
半夜时分,秦昌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去世的时候,正好是四十三岁,应了那句“四十三,四十三,一轮明月落清潭”。
秦昌龄去世后,秦焞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了茅山脚下。后来,汤三益回来了,听说秦昌龄的死讯,心里十分感慨,他拿出那个磁瓢,轻轻抚摸着,想起了黄元道当时的话。
又过了三年,汤三益自己得了一场重病——伤寒。当时伤寒是不治之症,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汤三益的家人急得团团转,请了不少名医,都没能治好他的病。汤三益躺在病床上,感觉自己的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他突然想起了那个磁瓢。
“快……快把那个磁瓢拿来!”汤三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家人说。
家人连忙把磁瓢找出来,递给汤三益。汤三益接过磁瓢,颤抖着把它倒过来,只听“叮”的一声,一颗红色的药丸从磁瓢里掉了出来,落在了他的手心里。
“红丸……是红丸!”汤三益又惊又喜,他想起了黄元道的话,连忙把红丸放进嘴里,咽了下去。
没过多久,汤三益就觉得身体舒服了很多,烧也退了,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又过了几天,他的病竟然完全好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觉得那个磁瓢是个宝物。汤三益也十分珍惜那个磁瓢,一直把它妥善保管着。直到很多年后,汤三益去世,那个磁瓢还在他的家里,成为了他家的传家宝。
而秦昌龄的故事,也随着茅山的风,一代代流传了下来。人们都说,秦昌龄的死,是因为他没能躲过自己的劫数;而汤三益的活,是因为他得到了黄元道的庇佑。这个故事也提醒着人们,有些灾祸或许早已注定,但只要心怀敬畏,或许就能找到一线生机。
喜欢饮茶杂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饮茶杂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