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如墨,星辰为缀。以陈默的**稳态太初奇点**为核心的文明远征军舰队,如同一群坚定的萤火,义无反顾地驶入了吞噬一切的宇宙深暗。后方,“新神域”那微弱的灯火已彻底被距离抹去,前方,是未知的航道与迫在眉睫的Ω级威胁。
三个月的倒计时,如同悬于头顶的冰冷利刃,每一秒的流逝都敲击在每一位远征军将士的心头。他们拥有决死的勇气,拥有新生的强大领袖,但同样清醒地认识到,仅凭现有的速度和力量,想要在浩瀚宇宙中追踪并应对那来自高维的“格式化”威胁,无异于痴人说梦。
必须在航行中变强!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次质的飞跃!
临时组建的、由三大文明顶尖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陈默意志投影构成的 **“技术融合委员会”** ,在舰队启航后便进入了近乎不眠不休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他们的目标明确而艰巨:整合现有所有技术储备,并在陈默**完整伏羲传承**的启发与引导下,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首要的瓶颈,便是**速度**!
常规的聚变推进、甚至之前运用的部分空间跳跃技术,在动辄以光年计的宇宙尺度面前,依旧显得过于迟缓。他们需要一种能够稳定、高效、且能大规模应用于舰队的主流超光速航行技术。
委员会的核心实验室,设于“磐石号”经过改造的庞大机库内。这里汇聚了轩辕族的暗物质模型、羽民国的光能共鸣理论、阿修罗族对生物质能量激发的独特理解,以及从机械天庭残骸中解析出的、涉及空间曲率操控的碎片化数据。
各种理论、公式、能量模型在全息投影中交织、碰撞,时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时而又陷入僵局与悖论。
“不行,暗物质引擎对空间曲率的干涉效率太低,能量耗散率超过75%!”
“光能共鸣需要预设‘灯塔’,在未知星域无法适用!”
“生物质能量爆发力强,但持续性太差,无法支撑长程航行!”
争论与瓶颈持续了数日。直到陈默的一道意志,携带着**斡旋造化**与**颠倒阴阳**神通的深层奥义,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注入到纷乱的数据流中。
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规则层面的许可**。
“不要试图去‘推动’空间,或者‘撕裂’空间。”陈默的意念如同温暖的流水,抚过每一位研究者的心灵,“去感受它,理解它,然后……**邀请它自然地弯曲,承载我们前行**。”
“空间的‘硬度’并非恒定,其‘曲率’可以被更温和的力量引导……”
在这玄奥的启发下,结合机械天庭数据中关于空间常数局部微调的技术碎片,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逐渐清晰——
**大型化、稳定化、普及化的曲率驱动技术!**
不再是依赖强大能量强行扭曲空间形成“波峰”和“波谷”,而是以一种更加精妙、更加节能的方式,在舰体前方创造一个持续的、微小的**负能量密度场**(基于暗物质科技和伏羲神通对局部规则的干涉),后方则维持一个对应的**正能量密度场**。这一前一后的“压力差”,并非推动舰体,而是“诱导”空间本身发生平滑的弯曲,使得舰体如同冲浪者般,沿着这人为制造的“空间波浪”高速滑行!
理论模型迅速建立,并在陈默的意志辅助下进行高维模拟。关键的负能量场生成装置,结合了轩辕族的暗物质拘束技术和羽民国对精密能量场操控的经验;维持空间波浪稳定的控制算法,则由姬轩辕主导,借鉴了部分牧神者逻辑核心的架构并加以纯化、优化。
第一次全尺寸实机测试,在一艘经过改装的轩辕族驱逐舰上进行。
所有远征军高层,包括通过远程连接关注的陈默,都将注意力投向了那片测试空域。
“曲率驱动引擎,启动!”指令下达。
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刺目的能量喷流。只见那艘驱逐舰周身荡漾起水波般的空间涟漪,其形态在视觉上发生了轻微的“拉长”和扭曲。紧接着,它仿佛被无形之手轻轻推出,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远超从前的速度,平滑地**滑入**了前方那微微凹陷的空间曲率之中,瞬间消失在了常规观测范围!
【测试舰信号追踪中……速度稳定提升!】
【0.1c… 0.2c… 0.3c… 0.4c…】
【速度稳定!当前巡航速度:0.5倍光速(0.5c)!】
【能量消耗:仅为原空间跳跃模式的35%!空间结构扰动:轻微,可持续!】
【舰体结构承受压力:处于安全阈值内!】
成功了!
不是短途的、消耗巨大的空间跳跃,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以长时间维持的**超光速巡航**!
消息传开,整个远征军舰队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这意味着他们的活动范围将呈指数级扩大,追踪Ω信号、寻找归零者线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量子天劫:山海归零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量子天劫:山海归零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