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蹲在双星海洋学校的贝壳墙前,指尖抚过每一枚画着星轨的贝壳。
这些贝壳是孩子们毕业时送她的“礼物”——有的刻了小鲸鱼,有的画了汐星的星图,最上面那枚,是扎羊角辫的女孩用红漆写的“苏老师,带我们去看汐星的星星”。墙角的玻璃罐里,装着汐星种子结的星子,淡蓝的光透过树脂,像撒了一把碎钻。
“晚晚,该出发了。”林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提着装有汐星种子的恒温箱,“周川把星轨翻译器调试好了,小夏在学校等你做最后一节课。”
苏晚站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贝壳粉。她穿了件母亲留下的蓝布裙——那是母亲当年去汐星考察时穿的,裙角还留着深海泥的淡香。林深递过来一件薄外套:“汐星母星的晨雾凉,别冻着。”
一、船舱里的“预习课”
逐光号驶离椰林湾时,晨雾还没散。
苏晚坐在舷窗前,看着海面渐渐变成深蓝。林深端来热咖啡,杯壁上凝着水珠:“还在想汐星的孩子们?”
“嗯。”苏晚摸着怀里的贝壳,“母亲当年去汐星时,是不是也这么紧张?”
林深笑了:“你母亲当年抱着你,说‘我要去见你的舅舅阿姨’,比你还兴奋。”
苏晚想起母亲的日志——“1987年5月12日,第一次见到汐星的海洋,淡紫色的,像把星星揉碎了泡在里面。汐星的孩子们围过来,用触须碰我的手,像在问‘你是从地球来的吗’。”
船舱里突然响起孩子们的笑声。小夏抱着投影仪跑进来:“苏老师!孩子们录了视频,要给你加油!”
屏幕里,十个孩子挤在沙滩上,举着写满字的纸:“苏老师,别忘了给我们讲汐星的星星!”“汐星的孩子们,等着听地球的故事!”扎羊角辫的女孩把贝壳贴在镜头前:“这个给你,是给汐星小朋友的礼物!”
苏晚的眼泪掉在贝壳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林深递来纸巾:“你母亲要是看到,会说‘我的晚晚,成了别人的光’。”
二、星海的“欢迎仪式”
逐光号抵达汐星母星时,晨雾刚散。
苏晚站在舷窗前,屏住了呼吸——
海水是淡紫色的,像浸了星尘的蓝丝绒,阳光穿过水面,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远处的珊瑚礁像用水晶雕成的,每一根枝桠都刻着汐星的星轨。一群半透明的迎宾者游过来,触须上挂着发光的孢子,像放大版的地球海葵。
“欢迎来到汐星的海洋。”汐星意识的声音传来,带着温柔的笑意,“孩子们已经在等你了。”
苏晚穿戴好潜水服,走进星海。
迎宾者的触须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孢子落在她的掌心,变成了一枚小小的汐星种子——和她在马里亚纳种下的那粒,一模一样。她摸着种子,能感觉到汐星孩子们的期待,像一群小麻雀,在她心里扑棱棱飞。
三、对课的“第一句话”
汐星的海洋学校建在珊瑚礁群里。
教室的玻璃幕墙外,游动着发光的水母,像串起来的星星。汐星的孩子们坐在课桌前,睁着大大的眼睛——他们有着半透明的皮肤,头发像海藻一样飘着,眼睛里映着星轨的光。
“大家好。”苏晚站在讲台上,手里举着孩子们送的贝壳,“我是从地球来的苏晚,带你们看地球的星星。”
最前面的男孩举着手,皮肤泛着淡蓝的光:“你说的星星,是像我们海洋里的发光水母吗?”
“比那更亮。”苏晚笑着点头,拿出扎羊角辫女孩送的贝壳,“这是地球的孩子画的星轨,他们想告诉你们,地球的星星,和汐星的星星,是一样的。”
贝壳上的星轨图投射在玻璃幕墙上,汐星的孩子们发出惊叹——他们的海洋里,从来没有这样的星轨,像把地球的夜空,搬来了汐星。
四、两个文明的“分享课”
接下来的课,像一场“礼物交换”。
苏晚讲地球的鲸鱼——它们会唱汐星的《星尘谣》,会跟着逐光号游,会把鲸鱼的歌传给下一代;讲椰林湾的孩子——他们会蹲在沙滩上画星轨,会捡贝壳给汐星种子当礼物,会问“汐星的星星会不会掉下来”。
汐星的孩子们讲他们的海洋——会发光的珊瑚礁,能治愈伤口的海葵,会和孩子们说话的水母;将他们的“星星”——汐星母星的卫星,会洒下淡紫色的光,像妈妈的怀抱。
“苏老师,这个给你。”男孩递过来一枚发光的水母标本,“这是我们海洋里的‘信使’,能带着我们的问候,去地球。”
苏晚接过标本,水母的触须轻轻颤动,发出微弱的星轨频率——那是汐星的孩子们在说“谢谢”。
她又拿出汐星种子结的星子,放在男孩手心里:“这是地球的礼物,种在你们的海洋里,会长出会唱歌的珊瑚。”
五、星轨的“共鸣”
下课的时候,汐星的意识传来消息:“孩子们想和你一起,给地球的孩子们写回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