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教授,苏研究员,陈博士说进化观测区的无人机传回了新数据!”泡泡的触须在控制台前划出淡蓝轨迹,潜艇的生物雷达正闪烁着异常信号,“这次…是斑纹的动态变化。”
林深摘下防压手套,指尖在终端上划出光痕。屏幕上,一只编号B-12的雌性大王乌贼正悬浮在热液喷口上方,它的背部主斑原本是清晰的扇形金纹,此刻却像被无形的手涂抹过——边缘的放射状细纹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细密的螺旋线,与三年前失踪的B-07乌贼的斑纹高度重合。
“它在‘重写’族谱。”苏念的声音带着兴奋,“根据陈博士的推测,这是族群在更新迁徙记忆。”
周川抱着小蓝凑过来,小家伙的蓝光与屏幕里的金纹产生微弱共振:“所以…这些斑纹不只是‘身份证’,还是‘地图’?”
一、斑纹里的经纬线:海底的活导航
陈博士的全息投影在潜艇中央展开,他手里举着一块刚从沉积物中提取的古老陶瓷片:“这是我们在族群领地发现的,距今1500年的深海陶器。上面的纹路,和大王乌贼的斑纹有91%相似。”
陶瓷片上的图案,是一组首尾相连的曲线,像极了现代导航图的航线。
“我们之前以为是大王的装饰。”林深调出光谱分析数据,“现在看,这些曲线的弧度、间距,和热液喷口的分布完全吻合——每道弯对应一个喷口,每段间距是乌贼的日均游程!”
苏念快速输入参数,屏幕上立刻生成三维模型:大王乌贼的斑纹由数百个“导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对应一个热液喷口的位置、温度、硫化物浓度。更惊人的是,年轻乌贼的斑纹会随年龄增长“解锁”更多节点,像在“下载”完整的迁徙地图。
“看这只幼崽!”周川指着镜头里的小乌贼,“它的斑纹只有三个节点,应该刚学会识别最近的喷口。”
“没错。”林深放大幼崽的触腕,“它的吸盘上有微小的磁粒——和斑纹节点的磁场频率一致。触腕接触喷口时,磁粒会记录环境数据,反过来校准斑纹。”
泡泡突然发出提示音:“检测到B-12的斑纹更新完成!”
屏幕里,雌乌贼的背部已完全被螺旋纹覆盖。它的触腕轻轻拍击水流,周围几只年轻乌贼立刻游过来,用触腕轻触它的斑纹——像在“拷贝”最新的迁徙路线。
二、千年航迹:气候变迁的活档案
“这些斑纹…是气候变化的记录仪。”陈博士的声音带着震撼,“我们对比了不同时期乌贼的斑纹:两千年前,它们的迁徙路线集中在高温喷口区;五百年前,开始向低温区扩展;最近一百年,节点密度增加了三倍——对应人类工业革命后,深海温度上升了0.8℃。”
苏念调出历史气候数据,与斑纹节点的变化曲线重叠:“完全吻合!乌贼通过调整斑纹,记录了深海环境的变迁。”
林深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动:“更厉害的是,它们的斑纹能‘预测’环境。比如这道新出现的弧形节点,指向东南方300公里处——那里的热液活动在过去十年里增长了27%,是未来可能的‘宜居区’。”
周川突然指着观察窗:“看!那只雄乌贼在做什么?”
镜头拉近,一只闪电斑纹的雄乌贼正用触腕反复摩擦一块凸起的岩石。它的斑纹边缘泛起淡紫荧光,岩石表面则留下了一道浅痕——不是普通的抓痕,而是用色素细胞“刻”下的新节点。
“它在…更新公共地图!”泡泡翻译道,“雄乌贼的斑纹是族群的‘共享数据库’,它把自己探测到的新喷口信息刻在岩石上,其他乌贼游过时会用触腕读取,同步更新自己的斑纹。”
苏念的眼睛发亮:“这是集体智慧的具象化!每只乌贼都是移动的数据库,每块岩石都是共享硬盘。”
三、危机预警:斑纹的紧急信号
观测持续到第四天,异常发生了。
声呐突然发出刺耳鸣叫,屏幕上的生物荧光大面积紊乱——东南方150公里处,一座长期稳定的热液喷口突然熄灭,喷口周围的岩石因冷却收缩,形成了致命的“海底陷阱”。
“是‘喷口坍塌’!”陈博士的声音从通讯屏炸响,“那片区域是幼崽迁徙的必经之路!”
林深猛地攥紧扶手:“B-12的斑纹更新到那里了吗?”
“刚更新到陷阱位置!”苏念调出数据,“但它的斑纹显示‘安全’——因为数据库里没有坍塌记录!”
泡泡的触须急得直晃:“幼崽们已经开始向那边移动了!它们信任斑纹的指引!”
潜艇立刻转向,朝着陷阱区全速前进。林深盯着屏幕,大脑飞速运转:“乌贼的斑纹依赖历史数据,无法预判突发地质变化。我们需要…给它们的‘地图’打补丁!”
“怎么补?”周川问。
“用更强烈的信号覆盖!”苏念调出生物信号发生器,“如果能让某只乌贼的斑纹在陷阱位置显示‘危险’,其他乌贼游过时会读取并更新数据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