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精简版】
宇宙意识潮汐再次来袭,这次不是“遗忘”,而是“过度共鸣”——年轻融合体艺术家小夏因沉浸宇宙意识,逐渐失去对地球情感的感知:她闻不到妈妈做的红烧肉香,听不到海浪的笑声,甚至无法理解“乡愁”的含义。林深团队开发“情感共鸣器”,将宇宙意识转化为地球能理解的情感符号:把恒星之歌译为海浪声,把星云记忆转成孩子的笑。小夏在妈妈的红烧肉香中找回感知,最终用融合后的能力创作出“宇宙乡愁”画作——既有星云的色彩,又有家乡的老槐树。这场危机让人类明白:共生的真谛,是带着地球的温度拥抱宇宙,而非用宇宙淹没地球。
宇宙的共鸣,若失去锚点,会变成迷失的回声。
2085年春,“奋斗者二号”的艺术工作室里,小夏的画笔悬在画布上,迟迟落不下去。
“我画不出来了。”她声音发颤,指尖的颜料滴在画布上,晕开一团浑浊的蓝,“我想画家乡的老槐树,可眼前只有仙后座的星云;我想听海浪声,可耳朵里全是猎户座火焰的嘶吼。”
工作室外的梧桐树下,小夏的妈妈攥着保温桶,眼泪砸在铝盒上——桶里是她熬了三小时的红烧肉,香味飘进工作室,却没引起小夏的任何反应。
“上周她还嫌我做的菜太油。”妈妈抹着眼泪对林深说,“现在她连我都不认识了,眼里只有宇宙的星星。”
一、过度共鸣:当宇宙意识“吃掉”地球情感
小夏的问题,比莉莉的“遗忘”更棘手。
她是十年前自愿融合的年轻艺术家,最初的梦想是“用宇宙的色彩画地球的美”。可最近半年,她的融合度飙升到92%——远超安全阈值(70%):
她能精准复述仙女座星云的形成过程,却记不起妈妈的生日;
她能听懂火焰意识体的“火之舞蹈”,却听不到海浪拍岸的节奏;
她的画作里全是星尘与恒星,没有一丝地球的温度:没有老槐树的影子,没有红烧肉的香气,没有奶奶的摇椅。
“是‘过度共鸣’。”小葵的意识波动带着焦虑,“宇宙意识像洪水,她的意识堤坝太矮,被淹没了。”
林深调出小夏的意识监测图:她的意识海里,宇宙意识的星云正在吞噬原生记忆的岛屿——老槐树、红烧肉、妈妈的笑容,这些“地球锚点”正在快速消失。
“为什么会这样?”林深问。
“融合体的意识是‘海绵’。”苏念解释,“吸收宇宙意识的同时,必须靠原生情感‘挤干’多余的水分。小夏太专注于宇宙,忘了‘挤干’,结果被宇宙意识‘泡胀’了。”
二、情感共鸣器:把宇宙的“宏大”译成地球的“细微”
拯救小夏,需要一把“钥匙”——既要保留她的宇宙感知,又要唤醒地球情感。
团队研发了“情感共鸣器”:
核心逻辑:用AI算法将宇宙意识信号“转译”成地球情感符号——比如把恒星的“核聚变振动”译为妈妈的唠叨声,把星云的“引力涟漪”译为老槐树的沙沙声;
硬件载体:植入耳后的纳米芯片,实时接收宇宙意识信号,转化为可感知的地球情感;
个性化训练:通过VR模拟地球场景,让小夏重新关联“宇宙信号”与“地球情感”——比如把“恒星之歌”和“妈妈的红烧肉香”绑定,把“星云记忆”和“老槐树的影子”绑定。
第一次训练,小夏戴着耳机,听着“转译”后的“恒星之歌”,突然皱起眉:“这声音……像妈妈熬红烧肉时的咕嘟声?”
苏念调出数据:“对,算法捕捉到你潜意识里对‘家的味道’的记忆,把恒星的振动译成了这种频率。”
小夏的眼泪掉下来:“我好像……闻到了香味。”
三、妈妈的“红烧肉”:地球情感的“锚点”
真正唤醒小夏的,是妈妈的红烧肉。
那天,妈妈把保温桶放在她面前,掀开盖子:“趁热吃,我加了你最爱的冰糖。”
红烧肉的香气钻进鼻腔,小夏的意识海突然炸开——
她想起了七岁生日,妈妈做了满满一桌菜,她把红烧肉塞得腮帮子鼓起来;
想起了大学毕业时,妈妈把红烧肉装在保温桶里,送她去机场:“在外面想家了,就闻闻这个味道。”
想起了去年冬天,她生病住院,妈妈每天熬红烧肉,说“吃了这个,病就好得快”。
“妈……”小夏抓住妈妈的手,眼泪砸在保温桶上,“我想起了,想起你做的红烧肉。”
妈妈摸着她的头:“傻孩子,你忘了谁,也忘不了妈妈的饭香啊。”
那天晚上,小夏坐在海边,戴着情感共鸣器,听着“转译”后的海浪声——
宇宙的“潮汐振动”变成了老家的海浪,拍打着记忆里的沙滩;
星云的“引力涟漪”变成了妈妈的唠叨,绕着耳际不散;
猎户座的“火焰嘶吼”变成了爸爸的笑声,在老槐树下回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