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号”的舱内,放着个小小的天文望远镜模型,是周念念用积木拼的。模型的镜头对准心核的方向,林深笑着说:“让深海也看看‘我们眼里的星星’。”当模型被机械臂放入生物环形阵,热泉生物突然调整蒸汽方向,在模型周围凝成星云的形状,仿佛在给望远镜“展示风景”。
周川的天文笔记里,夹着张褪色的船票,是三十年前从港口到科考站的。票根背面写着:“今晚的星星很亮,像冰海蚕的荧光,或许它们本是一家人。”林深将船票扫描进系统,当图像投射在海水中,冰海蚕的幼体突然聚集过来,用触须在票根周围织出星图的轮廓,像在回应这句旧话。
下潜至玄武岩缝时,探测器显示这里的光苔比别处更密集,藤蔓的生长方向都指向星空。林深采集样本时发现,光苔的细胞里含有微量的宇宙尘埃——是随陨石坠入深海的,显然它们在“吃星星的碎片”。苏念调出分析报告:“这些尘埃让光苔的荧光更稳定,原来深海一直在悄悄收藏星空的礼物。”
当“星图芯片”里的比邻星坐标被深海生物“破译”,林深突然想起宇航员的话:比邻星的宜居带可能存在液态水。“或许那里的生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绘制星图。”他看着屏幕上生物拼出的比邻星图案,“而我们和深海生物的约定,说不定也是宇宙通用的语言。”
观测台的清晨,周念念发现培养箱里的皇带鱼幼体集体朝着东方游动,尾鳍的金光与初升太阳的光线连成一线。她翻开天文笔记,发现今天是猎户座升起的日子,而小家伙们游动的轨迹,恰好与星座的东升西落路线一致。“它们在跟着星星搬家呢。”周念念笑着说,轻轻敲了敲箱壁,“等等我,我也想一起去看看。”
林深和苏念整理观测数据时,发现一个奇妙的规律:心核的能量波强度会随月相变化,满月时达到峰值,恰好与深海生物的繁殖周期吻合。“是宇宙的生物钟。”苏念指着图表,“就像潮水跟着月亮走,深海的生命跟着星星的节奏活。”
深夜的实验室,心核碎片突然发出强烈的荧光,在墙上投射出完整的宇宙星图,每个星系的位置都对应着深海的生物栖息地。周念念的天文望远镜恰好对准星图的中心,镜头里,猎户座的光芒正穿过大气层,像条银色的线,一头连着星空,一头连着实验室里跳动的光。林深突然明白:所谓坐标,从来不是用来划分距离的,而是为了让每个生命都知道——你不是孤单的星,总有光在和你呼应。
喜欢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