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陈克清也感到了一丝不安。
这步棋,太险了。
它跳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能理解的范畴。
成功了,是奇迹;失败了,就是万劫不复的政治丑闻。
而此刻的清河县,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预售的成功,彻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那破百万的真金白银堆在财政局的账上,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动员报告都管用。
工人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材料款项源源不断地结清,整个“希望大街”项目,像一头上足了发条的巨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
工地上,姚和韵和钱三江,两个加起来几乎要一百岁的县长,正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围在李默身边,听他讲解二期工程的规划细节。
“贤侄,你这二期,不光有商铺,怎么还规划了什么‘住宅区’和‘文化广场’?”姚和韵指着图纸,不解地问。
“是啊,这地皮多金贵,拿来盖给老百姓住的房子,是不是太浪费了?”钱三江也觉得可惜。
李默笑了笑,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更大的圈。
“姚叔,钱叔,我们建的不是一条街,是一座城。
一座城,不能只有生意,还要有生活。
那些赚了钱的商户,他们想不想在县城有个家?想不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想不想晚上能有个地方散步、看戏?我们把这些都给他们准备好了,他们还会走吗?”
“我们不仅要把人吸引来,我们还要把他们留下来!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的子子孙孙,都将是清河县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筑巢引凤’!”
钱三江和姚和韵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已经看到了几十年后,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高!实在是高!”钱三江一拍大腿,满脸都是叹服,“老姚,我不管了,我们宁光县挨着你们清河县的那块地,也要并入你们的二期规划!我们两县合力,一起搞!到时候,就叫‘清宁新区’!”
“好你个老钱,算盘打得噼啪响!”姚和韵笑骂着,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们三人站在高高的土坡上,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浑然不知,一场针对他们的政治风暴,已经在省城酝酿成型。
傍晚,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地区行署大院。
陈克清的秘书小王,接到了省委办公厅打来的电话。
电话内容很简单:省里对部分地区在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高度关注,决定于后天上午,召开省计委、体改委等相关部门的联合工作会议。
会议将听取相关地区的专题汇报。
点名要求,陈克清市长,务必亲自参加。
放下电话,小王走进办公室,看到陈克清正站在窗前,负手而立,凝望着远方的天际线。
那里的云层,不知何时,已经变得铅一样沉。
“市长,省里的电话.....”
“我知道了。”陈克清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萧瑟。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喜欢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