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脚步踏入深秋,大青山便像是打翻了调色盘,赤橙黄绿,层林尽染。
风一天比一天凉,吹过山谷,带着萧瑟的哨音,卷起满地落叶。
小河村的日子,也随着这季节的更替,悄然发生着变化。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上了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
田里的活计都已收尾,农人们得了闲,三五成群地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抽着旱烟,扯着闲篇,日子过得悠闲而平淡。
唯有李家的院子,总透着一股旁人无法企及的红火与忙碌。
院墙下,一排排用盐巴和香料腌制好的狼肉、野猪肉,被风干成暗红色,散发着诱人的肉香,引得别家的小孩总忍不住趴在墙头,一个劲儿地吸溜口水。
这片壮观的肉林,成了小河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无声地昭示着这个家庭的富足。
李家的每个人,精气神都变了。
李雪的脸上有了肉,不再是半年前那副风一吹就要倒的瘦弱模样。
她跟着苏晚晴学认字,学算数,闲下来就帮着家里缝补浆洗,一双巧手将李默带回来的布料,变成了一件件合身的冬衣。
她的话多了,笑容也多了,那双曾经总是带着惶恐的眼睛,如今盛满了安稳和亮光。
李铁的个子蹿高了一大截,肩膀也宽了,越发显得沉稳。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跟在哥哥屁股后面的闷葫芦,劈柴、担水、鞣制皮毛,家里的重活他都抢着干,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那张黝黑的脸上,却总是带着一股子憨厚而自豪的笑。
他知道,自己已经能为这个家,真正地分担些什么了。
李青书这只皮猴儿,被李默看得死死的。
每天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读书写字,苏晚晴给他启蒙,教他《三字经》,这小子竟像是开了窍,学得飞快,那股子聪明劲儿,让苏晚晴都暗暗称奇。
只是他心里那颗想跟着大哥进山当猎人的火苗,从未熄灭过,一有机会就缠着李默,磨着李铁,打听山里的一切。
最小的囡囡,更是成了全家人的心尖尖。
她穿着新袄子,像个粉雕玉琢的福娃娃,手里总也少不了糖果和点心,笑声像银铃一样,洒满了整个院子。
而这一切改变的源头,李默,却似乎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静了。
除了必要的采买和偶尔去山外围转转,查看陷阱,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
白天,他会指点李铁处理皮毛的技巧,或者陪着弟妹们说笑,可一旦到了晚上,他便会将自己关在房中。
那本《锁元固阳诀》,他已经烂熟于心。
这门功法,对他而言,简直是量身定做。
他本就天生神力,气血旺盛如烘炉,寻常的功法对他来说,就像是给大江大河修了一条小水渠,根本无济于事。
而这《锁元固阳诀》,却像是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精密的水利系统,不求开疆拓土,只求将这股磅礴的力量梳理、引导、凝聚、掌控。
功法的入门,异常艰难。那些扭曲古怪的姿势,配合着深奥的呼吸吐纳,对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控制力都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可这些对李默来说,却都不是问题。
他每天深夜,都在房间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塑,摆出各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姿势。
汗水浸透衣衫,肌肉因为极致的发力而微微颤抖,但他那双眼睛,却始终亮如寒星,充满了绝对的专注。
丹田里的那股暖流,从最初的涓涓细流,渐渐汇成了奔腾的小溪。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身体的掌控,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
那股曾经让他有时感到烦躁的、无处安放的旺盛精力,如今正温顺地在他的引导下,于四肢百骸间流转,滋养着他的每一寸筋骨。
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如同一口古井,波澜不惊,却又深不见底。
身上的煞气,被这股内敛的力量冲刷、打磨,渐渐沉淀下来,化作一种更加厚重、更加沉稳的气势。
只是,这修炼也并非没有代价。
开篇总纲里明确写着,功法小成之前,需固守元阳,戒绝女色,否则气血外泄,前功尽弃。
于是,自打从县城回来的那天起,李默便再也没有主动踏足过苏晚晴的房间,更没有去过村东头白秋月的院子。
苏晚晴是个聪慧通透的女子,她虽然不知道李默在做什么,但她能感觉到,李默身上正在发生着一种好的变化。
他看自己的眼神依旧温柔,只是那温柔里,多了一层克制。
她没有多问只是将那份思念和牵挂藏在心里,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可白秋月却不同。
她就像一团火,爱恨都来得直接而炽烈。
一开始,她还能忍着,以为李默是被苏晚晴那个“狐狸精”给绊住了脚。
可一连十几天,李默都未曾踏入她的院门半步,她心里的火,就从情火变成了怒火。
这天傍晚,她终于忍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