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黑哈哈一笑:
“你不知道?新郎是你哥的同窗”
六花眼睛一亮:
“听过听过,快说说都是哪个”
李三黑接口道:
“你三姐夫是是你哥私塾同窗,同一科的秀才,叫蔡东升!”
李大黑也补充道:
“你二姐也嫁人了。新郎是卫学的廪生,叫孙虎二”
李小黑口中啧啧连声:
“一门三个秀才女婿,广宁城也就咱们李家…”
六花也是惊讶的说不出话。四哥当时明明是说,能找个识字的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真给二姐三姐也找了秀才…
此时李大黑好奇的目光瞥向商队:
“六花,这是到哪的商队,是不是走岔道了?”
众位乡亲也纷纷看了过来,这条路被医巫闾山截断,尽头就是杜家屯。平时过来几个货郎就不错了,他们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商队。
六花一见人多眼杂,便随口扯了个谎:
“咱家不是要起新房子么,这是我买的沙子和石灰…”
三黑兄弟惊讶至极,起房子不是被李四白叫停了么,怎么突然又开始运沙子了?
不等他们多问,六花已经招呼乡亲们上车。哥仨只好跳上一辆马车。
两刻钟后,车队驶入杜家屯,乡亲们各自下车回家。车队轱辘轱辘开进了李家大院。
闺女出阁,按此时习俗,婚礼当日娘家人是不能去参加的。
即使是送嫁队伍,交接了嫁妆后便要返回。只有作为主送官的几个叔伯,可以堂前观礼。拜完天地后便要返回。
李家人都在等着哥仨回报情况,没想到等来了一个车队。看到六花回来,院里顿时闹腾起来。大门洞开,所有男丁全部出动,和伙计们一起卸车。
李二黑一头雾水:
“六花,隔壁村就有沙场,干啥从广宁拉沙子?”
六花连忙凑到老爹耳边压低声音:
“爹,麻包里不是沙子,是我哥让我从开原运回来的粮食…”
“啊?”
李二黑眼珠子差点掉地上。二十车粮食?那不是有两万多斤。
顾不得和闺女掰扯,李二黑拔腿就朝老爹走去。
听说麻包里是粮食,李老黑吃了一惊。沙子可以堆在院里,粮食可不行。
“先别往墙角堆了,都给我放仓房去!”
车队伙计知道袋里是粮食,自然不以为意。李家兄弟就莫名其妙了。
“爹,沙包又没人偷,放仓房干啥?”
“让你放哪就放哪!”
老头把眼一瞪,李小黑吓的一缩脖,嘴里嘟嘟囔囔转头走向南房。
李家的仓房并不小,不过到底是五房共用,没剩少空间。装了几十袋就满了。
还好李四白中举后,李家怕有损官家面子,木匠铺和铁匠铺早就不对外营业。闲置空间大的很,不但装下了剩余粮袋,还能安排车队伙计们住宿。
倒是院里种了枣树空间不足,二十一辆马车,平分到左右跨院才勉强停下。
忙完闲事进到正房,众人这才知道,麻包里装的是粮食。
李小黑一拍大腿:
“我就说嘛!这么大的沙包可没这么轻!”
李二黑却是面露疑惑:
“六花,四白说没说,送这么多粮食回来干嘛?”
“今年就算谷子绝收,咱家的玉米和土豆也够吃了…”
一提到玉米土豆,所有人都露出笑容。
今年广宁大旱,李家附近的军屯,包括自家的谷子都是半死不活,籽粒干瘪减产是肯定的。
但同一块地里的玉米,棒子快和成人巴掌差不多长了。据李老黑估计,虽然和李四白吹嘘的十石相去甚远,但亩产一石还是稳稳的。
而土豆此时已经收获。虽然真如李四白所说,直接亩产破千斤。但这玩意含水量太高,和谷物相比分量未免太虚了。
这两样加一起,李家不但不会闹饥荒,而且还是前所未有的丰收!
奶奶徐氏也插言道:
“而且按照四白的要求,各房早就囤积了粮食,咱家地窖里都塞满了。现在又运来这么多,怕是几年都吃不完”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都露出庆幸佩服的复杂神色。
之前大家都觉得李四白虽是举人,但属实有点神神叨叨。又是种枣又是弄什么玉米土豆,还勒令各家买粮屯粮。
可是今年大旱一来,众人都惊呆了。眼看着绝收就在眼前,粮价每日上涨,乡邻们焦头烂额之际,李家人却是气定神闲。
如此反差,让李四白的威望再次飞升。既佩服李四白算无遗策,又庆幸他生在李家,大家都能沾光借力。
看着亲人们种种表现,六花心中无比自豪。昂首挺胸,大声说出四哥交代的话:
“我哥的意思是,光是咱们李家吃饱还不够,他不希今年杜家屯饿死人”
李家众人千算万算,都没想到六花说出这句话。一时间都呆在当场。
李老黑一脸疑惑的挠着头:
“六花,你哥这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想让咱家赈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620!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1620!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