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报读罢,她抬眸望向玉明照,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审视:“你说,这一切是你亲眼所见?”
玉明照神色肃然,躬身答道:“千真万确,绝无虚言。臣亲自登上北岭高地了望敌情,远见敌营旌旗密布,猎猎作响,营帐连绵不绝;入夜后仍闻马蹄奔踏之声震动山谷,士卒调动频繁,战备森严。若非臣连夜策马疾驰赶回禀报,此刻恐怕战火已燃至边境。”
玉沁妜端坐于紫檀雕花凤椅之上,指尖轻缓地摩挲着那张泛黄的军报纸面,眉梢微凝,眸光如秋水般沉静而深邃。窗外风拂帘动,烛火摇曳,映得她素白的指尖在纸页上投下一道纤细的影。这字迹乍看之下笔走龙蛇、豪放不羁,似出自边关将士粗犷之手,然而细细品察,却发现每一笔转折皆匀称有力,提按顿挫间毫无飞白断笔之痕,墨色浓淡如一,显是经人精心誊抄而成,并非原稿亲书。她心中悄然生疑,不动声色地将纸页轻轻放下。
更令她心生蹊跷的是——黑水坡。那个地处西北绝域、荒沙漫天的险恶之地,半月前突遭百年不遇的狂沙暴席卷,整片营寨连同烽燧皆被黄沙吞没,残垣断壁尚在清理之中,连信鸽传讯都屡屡中断。如此恶劣环境,何以能容纳数万大军驻扎?粮草从何而来?水源如何补给?军情奏报却言之凿凿,仿佛一切如常,毫无滞碍。这其中,怕是另有隐情。
她抬眸望向殿中跪伏的身影,神色依旧温婉如初,声音清越如泉,却不带一丝波澜:“你在边关多久未归?”
玉明照垂首立于殿心,铠甲未卸,风尘满面,眉宇间透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压抑已久的悲怆。他低声道:“整整两年零七个月……臣自戍边之日起,未曾踏足京城一步。”顿了顿,声音微颤,“母亲病重之时,臣远在千里之外,未能回京送终,连最后一面也未能见上。此生大憾,永难弥补。”
玉沁妜眸光微闪,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怜悯,却转瞬即逝。她指尖轻抚袖口绣着的金丝鸾纹,语气依旧柔和如春风拂柳:“你忠于职守,守土卫疆,寸步不退,朕心甚慰。你的母妃楚妃娘娘一生贤德,若在天有灵,定也会为你这份赤诚所动,含笑九泉。”她稍作停顿,目光如水般洒落,“既是万里归朝,风霜劳顿,不必急于一时。先回府好生歇息几日,沐浴更衣,安顿身心。待朕详阅军情奏报,彻查各路文书,理清来龙去脉,再行召见,共议边防大计。”
说着,她便命内侍取来御酒与锦袍,亲自赐予玉明照。玉明照受此殊荣,心中惶恐又感激,连称不敢承恩,言辞谦卑,恭敬地叩首谢赏,随后缓缓退下,步出殿外,衣袖轻拂过门槛,背影隐入宫道深处。
殿门在身后悄然合拢,隔绝了外间的喧扰。玉沁妜眸光微敛,神色一沉,当即起身,脚步轻稳地走向殿侧书架。她纤指轻扣,熟练地拨动暗格机关,只听“咔”一声轻响,一道隐秘夹层应声开启。她从中取出一份尚未公开的密报副本——那是三日前由天机楼急送而至的边关实况图卷,纸面泛黄,墨迹犹新,封角印着火漆暗纹,显见其重要非常。
她将图卷轻轻展开,铺于紫檀长案之上,与先前呈递的军情文书并列对照。指尖缓缓落在地图一角,目光如炬,凝视良久,唇角忽地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似讥讽,又似了然。
那处正是黑水坡——如今已被朱笔圈注,标注为“废弃”,旁侧一行蝇头小楷清晰写道:“沙埋三丈,通行断绝,三月内不可用。”
她静静望着这两份文书:一份言之凿凿,称敌军主力集结于此,战云密布,箭在弦上;另一份却分明记录着此地早已被风沙吞噬,寸草不生,人马难行,形同死地。同一地点,两般说法,彼此矛盾,却皆出自朝廷重臣之手,盖有官印,不容轻疑。
玉沁妜指尖在图上轻轻划过,仿佛能触到千里之外那片被黄沙掩埋的荒原。她眸色渐深,心中波澜不惊,却已洞悉其中暗流涌动。
窗外喧声如潮,百姓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宛如春雷滚动,自东华门一路蔓延至宫墙深处。原是三皇子玉明照出宫之际,特意命仪仗绕行东华门,只为亲临市井,与民同庆。他立于金顶銮驾之上,身披玄底绣金龙纹袍,眉目清朗如画,神情从容而温润,向街畔两旁拥挤的人群含笑挥手致意。阳光洒落,映得他肩头的紫绶熠熠生辉,仿佛天光为之加冕。
顿时,整条长街如沸水翻腾,万头攒动。有稚龄孩童兴奋难抑,攀上老槐树高高的枝桠,赤足踩在横杈之上,手中挥舞着一条鲜红绸带,迎风猎猎作响,口中高喊“三皇子万岁”,声音清亮如铃,穿透人声鼎沸。更有妇人抱着婴孩跪地叩首,老者拄杖遥望泪眼婆娑,似将多年期盼尽数寄托于这一袭明黄身影之中。
檐下数名官员静立观礼,神色却各不相同。有人目光灼热,似燃着希望之火;有人眉头紧锁,眼中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更有一人嘴角微抿,冷意悄然浮上面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