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沁妜的指尖仍萦绕着方才墨迹晕染开来的微妙触感,那一点悄然坠落的浓墨,宛如一颗自夜幕滑落的星子,无声无息地沉入幽深无波的寒潭,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在她心湖深处荡开了层层涟漪,唤醒了潜藏已久的警觉。她并未抬手去拭去那抹墨痕,任其如印记般停留在肌肤之上,仿佛某种冥冥中的预兆,只将手中那支紫檀雕花的御笔轻轻搁置于案头,笔锋朝南,姿态端凝,一如它最初被摆放在那里的模样,规整得近乎仪式般的庄重。
殿宇之内寂静如渊,连空气都似凝滞不动,唯有烛火偶尔发出细微的噼啪轻响,像是从时光缝隙中漏出的一声低语,在空旷的大殿里悠悠回荡。她的目光落在尚未批阅完毕的屯田策上,纸页平展,字迹工整清峻,条陈分明,论据详实,每一道奏议皆出自老成持重之臣之手,理应令人心安。然而此刻,那些原本清晰可辨的文字却如同浮光掠影,无法真正映入她的眼底,更遑论沉淀于心。方才那一瞬的墨滴坠落,并非寻常疏忽——当笔杆微不可察地一震时,她掌心所捕捉到的那一丝异样颤动,清晰得不容忽视,仿佛有无形之手在暗处拨动机关,又似某种精密阵法被悄然触发后残留的余韵,顺着笔杆悄然传递至她的指间,令人心神微凛。
她神色如常,眉目间不见丝毫波动,仿佛只是倦了政务,轻轻合上那本厚重的奏折,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特有的沉静与克制。正欲启唇召内侍前来续上新茶,以驱散这深夜独处的微凉与倦意,殿外却已传来一阵极轻极缓的脚步声,节奏匀称,不疾不徐,像是经过千百次演练般精准无误。紧接着,女官云岫捧着一只青瓷托盘,自珠帘之后缓步而入,裙裾拂地无声,身形端秀,低垂的眼睫如蝶翼轻敛,神情恭顺而内敛,举手投足之间皆合礼法规矩,仿佛每一寸动作都曾由宫中教习用尺量过一般,分毫不差。
那青瓷托盘莹润如玉,釉色清透,映着烛光泛出淡淡柔辉。其上置着一只素白釉药碗,碗沿细腻光滑,边缘微微外翻,形制古雅。碗中盛着一泓温热的汤药,袅袅升腾起一缕缕淡青色的雾气,氤氲缭绕,如丝如缕,悄然弥漫在寂静的空气中。药香清幽,隐隐透出甘草的微甜与远志的沉郁,夹杂着些许茯苓与黄精的气息,温和而不刺鼻,仿佛蕴藏着岁月沉淀下的安宁与抚慰,却又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里,平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隐秘意味。
“启禀陛下,太医院谨遵旧例,已将安神汤依古法精心煎制妥当,药性温和,最宜养心宁神。臣女史云岫奉命亲送,不敢假手他人,唯恐稍有疏失,有负圣躬康泰之重托。”云岫语调清越而沉稳,字字如珠玉落盘,不疾不徐,仿佛春风拂过殿角铜铃,轻而不乱。她双膝微屈,动作端雅如莲瓣低垂,将手中雕花紫檀托盘轻轻置于御案一角,姿态恭谨却不显卑微,举手投足间尽显宫中老资历女史的从容气度。
玉沁妜缓缓抬眸,目光如秋水般清淡地掠过云岫面容。这位身着素青宫装、发髻簪银钗的女史,在宫中执役已逾二十载,行事向来滴水不漏,谨慎周全,从未有过半分差池。她眉梢微动,却未言语,仅以指尖轻点龙纹案角,微微颔首,示意药已送达,可即刻退下。
云岫领旨不惊,悄然退后三步,步履轻盈如落叶归尘,无声无息。她垂手肃立于朱红圆柱之侧,袖袍敛整,脊背挺直如松,神情恭顺而内敛,静静候立在侧,等待那例行的赏赐嘉言或君主亲示药汤处置之令。这乃是宫中沿袭多年的铁律:凡奉药至御前者,必得亲见君主饮尽,或得明确谕令方可离去,片刻不得擅离,以防万一。殿内香烟袅袅,烛影摇红,唯有更漏轻响,衬得这份静候愈发庄重肃穆。
玉沁妜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搭上瓷碗的边缘,触感温润而沉静,温度恰到好处,既不灼手,也不觉凉意渗人。她微微一晃,碗中药液随之轻荡,汤色呈现出澄净的琥珀黄,透亮而不浑浊,表面浮着几粒细小的气泡,初看并无异样。然而当那些微沫逐一破裂时,发出的声音却极是古怪——细微得几乎难以捕捉,却又带着一种异样的滞涩感,仿佛不是在空气中炸开,而是被某种无形的黏稠之力裹挟着,缓慢地消融,全然不似寻常药汤那般清脆利落、转瞬即散。
她不着痕迹地吸了口气,鼻翼微微翕动。药香扑面而来,依旧是安神汤惯有的气息,熟悉的苦甘交织,沉稳宁和。可就在那苦味渐退之际,一丝极淡的涩意悄然浮现,如蛛丝般隐匿于余韵之中,若非她多年来伏案批阅奏章、彻夜理政早已成了常态,对这等汤药的每一味成分、每一分火候都烂熟于心,恐怕根本无法察觉这般细微的偏差。
心头微动,眸光微敛。
这并不是她平日所用的方子。
分量、火候、煎法,皆有出入,虽掩饰得极好,却终究逃不过她这般经年浸淫之人的眼与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