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内光线不算明亮,但收拾得干净利落。
一张用木板和石头搭成的简陋桌子旁,那位清瘦挺拔、目光如电的年轻团长——杨城武,正俯身看着摊开的地图。
“报告团长!这位就是抗日同盟军司令,萧然同志!”王铁山立正报告。
“杨团长!”萧然上前一步,挺直腰板,以一个极其标准的现代军姿,向这位未来的开国上将,敬了一个发自内心、充满敬意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
杨城武于1914年10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于2004年2月14日在北京逝世。
1929年杨城武刚15岁就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城武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杨城武就已经担任了独立团团长,时年刚23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城武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回了一个标准的八路军军礼,脸上露出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笑容:“萧然同志,欢迎欢迎!双山镇一战,打得漂亮!快如闪电,猛似雷霆,尤其是那攻坚拔点的本事,真是让杨某开了眼界!铁山派回来的通信兵,可是把你和你的队伍夸上了天啊!快请坐!”他指了指旁边的木墩。
“杨团长过奖了,”萧然依言坐下,“贵军三营在王营长指挥下,外围穿插肃清得干净利落,帮我们分担了巨大压力,协同作战才能有此战果。我们不过是占了武器之利。”
“武器之利?”杨城武的目光落在萧然腰间那把造型奇异的AK47突击步枪上,又扫过李振彪身上挂着的古怪“铁筒”(RPG)和单兵电台。
“萧司令谦虚了。王营长说你们的武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火力之猛,远超日军精锐。刚才你敬礼的姿势,也非寻常行伍所有。不知萧司令和贵部,是从何处而来?这‘抗日同盟军’的名号,杨某在鲁南活动多年,却是首次听闻。”
萧然心念电转,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脱口而出:“杨团长明察秋毫。实不相瞒,在下早年去了美国,后来进了他们的西点军校和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受训。学了些本事。抗战爆发,国难当头,身为炎黄子孙,岂能坐视?便变卖家产,又幸得一位同情中国抗战的美国军火商朋友暗中相助,购买了一批新式装备,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海外华侨、热血学生和江湖义士,潜回国内,在这附近的山里拉起了这支‘抗日同盟军’。成立时日尚短,名号不显。”
“西点军校?美国特种作战学院?”杨城武眼中精光更盛,仔细打量着萧然,那眼神中的坚毅和干练气质,让他信了七八分。
“原来如此!萧司令是喝过洋墨水的军事高材生!国家危难之际,能放弃海外优渥,毁家纾难,带着精兵利器回国抗战,此等赤子之心,民族大义,杨某深感敬佩!”他郑重抱拳。
“杨团长言重了,”萧然连忙回礼,“比起您和独立团将士们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百折不挠,我们这点付出算不得什么。您17岁就担任团政委,长征路上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威名赫赫,才是我辈楷模!能见到您,是萧然的荣幸!”萧然这番话情真意切。
杨城武哈哈一笑:“都是过去的事了。萧司令,王营长说,你们有一种能在天上飞的‘铁鸟’,晚上能看清东西的‘夜眼’,还有那威力巨大、一炮掀翻碉堡的‘铁筒’…这些宝贝,能否让杨某开开眼界?”
“对杨团长和八路军兄弟,没什么机密可言。”萧然爽快答应。
立刻命令一班班长将折叠好的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一个单目夜视仪和一个手持的红外热成像仪放在桌上。
指挥所里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萧然操作无人机在山洞内悬停,讲解其侦察功能;杨城武戴上夜视仪,洞口昏暗处瞬间清晰,令他倒吸凉气;红外热成像仪上显示出的众人热源轮廓和潜伏哨位置,更是引来一片惊叹。
“神了!真是神了!”王铁山眼睛放光,“这玩意儿隔着墙都能看到人?打巷战、摸据点…鬼子还往哪藏?”
杨城武放下仪器,眼中闪烁着激动和深思的光芒。
他用力握住萧然的手:“萧司令!这些装备,简直是战场上的神兵利器!你们能拥有这些,是国家之幸!双山镇一战,你们看不上鬼子的破烂,我完全理解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无比诚恳:“萧司令,你带着这样的队伍和装备回国抗战,志向绝非仅在一个双山镇。我独立团扎根翼鲁豫,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日伪军的动向。你我两军,一明一暗,一在正面牵制,一在敌后奇袭,若能精诚合作,互通有无,定能给日寇以更沉重的打击!不知萧司令意下如何?”
萧然正有此意!他反握住杨成武的手,感受到那份厚重与力量,郑重道:“杨团长所言,正是萧然心中所想!能与贵军并肩作战,是我抗日同盟军的荣幸!情报共享,协同作战,打击日寇,义不容辞!”
“好!痛快!”杨城武大喜,“萧司令远道而来,又打了大胜仗,今晚务必留下!虽然条件简陋,但热汤热饭管够!我们好好聊聊,把这冀鲁豫的鬼子汉奸,给他搅个天翻地覆!”
简陋的团部里,肉汤的香气开始弥漫,萧然想,这肉汤只怕也是难得的款待。
萧然看着眼前这位目光如炬、谈笑风生的年轻将领,心中充满了敬意与一种奇妙的宿命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这只来自未来的“蝴蝶”,正与这条冀鲁豫的“蛟龙”相遇。
未来这片烽火大地,必将因他们的携手,掀起更加汹涌的狂澜。
山洞深处,那架银色的无人机安静地躺在桌上,金属外壳反射着跳动的篝火光芒,仿佛一只敛翅待飞的雄鹰,静静地注视着这场跨越时空的会盟。
新的篇章,已然揭开序幕。
喜欢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