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张倪芳的办公室里,空气像被凝固的铅块,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核心团队成员分成两派,围绕万寿滩项目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 —— 支持派认为这是集团破局的唯一机会,反对派则警告 “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
“张总,1500 万虽然不多,但集团现在的现金流只能支撑三个月!” 财务总监王鹏将一份报表拍在桌上,红色的赤字数据格外刺眼,“要是万寿滩开发遇阻,供应商断供、员工讨薪,到时候集团连申请破产重组的资格都没有!”
“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项目总监李娜反驳道,“核心地块被张泽松把持,中小地块有宋氏、霍氏盯着,除了万寿滩,我们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吴总已经找到了地铁规划和地质报告,这是实实在在的机会,不能因为怕风险就放弃!”
两派各执一词,争论再次陷入僵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张倪芳,等待她的最终裁决。张倪芳却只是沉默地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眼神里满是复杂 ——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决定,将直接决定集团的生死。
“都先回去吧,明天早上给你们答复。” 张倪芳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团队成员们虽有不甘,但也知道继续争论无济于事,只能陆续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下张倪芳一人,她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过往的片段 —— 十年前,父亲将集团交给她时,拍着她的肩膀说 “守住这份家业”;三年前,集团遭遇第一次资金危机,她通宵达旦制定方案,最终化险为夷;而现在,集团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绝境,万寿滩像一根救命稻草,却也可能是引向深渊的诱饵。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份泛黄的照片 —— 那是集团成立初期,父亲带着员工在工地上合影的场景。照片里的人笑容淳朴,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爸,我该怎么办?” 张倪芳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抚摸着照片,“是该冒险一搏,还是保守求稳?”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的灯光显得格外冷清。张倪芳打开电脑,重新翻看吴佳怡提交的万寿滩开发方案 —— 模块化开发的步骤、地铁规划的时间节点、生态价值的测算数据,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透着专业与严谨。她想起吴佳怡入职五年来的表现:从最初的项目助理,到独立负责产业园区项目,再到这次在绝境中找到万寿滩的价值,这个年轻女人的成长与能力,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或许,我真的该相信她一次。” 张倪芳关掉电脑,心里有了一丝松动,但仍未完全下定决心 —— 失败的代价,她实在承受不起。
与此同时,吴佳怡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万寿滩的地质报告,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知道,张倪芳此刻面临的压力有多大,也清楚自己的方案一旦被否决,不仅集团将陷入绝境,她自己也可能彻底失去重返权力中心的机会。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争取。” 吴佳怡猛地站起身,抓起外套就往外走。她决定回到公司,再找张倪芳谈谈 —— 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让对方看到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
晚上九点,吴佳怡推开集团总部的大门,却意外地发现张倪芳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敲响了门。
“进来。” 张倪芳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惊讶。
吴佳怡走进办公室,看到张倪芳面前放着一杯冷掉的咖啡,桌上摊着集团近五年的财务报表。“张总,您还没休息?”
“睡不着。” 张倪芳笑了笑,示意她坐下,“你怎么也来了?是担心我否决你的方案?”
“不是担心,是想跟您说句心里话。” 吴佳怡坐在她对面,语气真诚,“我知道万寿滩项目风险很大,一旦失败,集团可能就完了。但我更清楚,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三个月后,集团还是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次 —— 就算失败,我们至少努力过,不会留下遗憾。”
她顿了顿,拿出手机,调出一组照片 —— 那是她白天在万寿滩拍摄的红树林、凝灰岩样本,还有当地村民对地铁规划的期待。“张总,您看这些村民,他们盼着万寿滩能发展起来,盼着交通能便利起来。我们做这个项目,不仅是为了集团,也是为了这些人的希望。而且,我已经联系了赵磊,他说可以帮忙加快补充勘探的进度,只要我们能拿下地块,三个月内就能启动第一期开发,半年内就能产生现金流。”
张倪芳看着照片,又看了看吴佳怡坚定的眼神,心里的最后一丝犹豫渐渐消失。她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做生意,有时候靠的不是计算,而是勇气。”
“好,我决定了。” 张倪芳猛地站起身,语气带着一种 “向死而生” 的豪迈,“全力支持你,拿下万寿滩!资金的事,我来想办法;资源调配,你全权负责;遇到阻力,我来协调。我们一起,为集团拼一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防火防盗防闺蜜,姐妹风雨荆棘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防火防盗防闺蜜,姐妹风雨荆棘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