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的口号喊得很有气势,曾佳、陈立志和廖东的速度也算快,反正不到半天时间,针对水军的反击战就打响了,还是两条战线一起。
第一条战线曾佳负责,就是联系专业和权威媒体发声,以正视听。
这个年代,大家还是愿意听权威人士发声的,不然那些专家和公知是怎么活下去的?
所以效果还真不错,反正很多有影响力的影视杂志和门户网站娱乐版块的重点栏目,都发了《画皮》的深度解析文章。
这些文章没有盲目地夸奖《画皮》,而是针对那些水军的抹黑发声。
有文章深入剖析了《画皮》是如何在一个通俗的奇幻框架内,探讨了“欲望和克制”“占有和成全”“爱个人还是爱大众”这些深刻命题,主要是为了反驳故事太单薄这个指控。
还有文章犀利点评了水军扣上的“三观不正”的帽子,指出小唯的牺牲和小三无关,而是妖对人性的领悟和自我救赎。
再说了,古代哪有小三一说?这不是扯淡么?
至于演技方面……这个就没什么好反驳的了,吕文四个欧洲三大影帝奖杯的照片一出,谁与争锋……
不过专业媒体还是要讨论一下的,人家主要讨论的是周公子和高元元,比如周公子的控制力,一个34岁的女人,能演出少女的状态,还一点都不违和,这还不是演技?
高元元其实也不错,把大家闺秀和主母的状态演得入木三分,绝对是超常发挥了……
这些文章的观点鲜明,文笔老辣,迅速“说服”了一些观众,这也很正常,不少人看到一些貌似有道理的东西时,都会先相信,然后也不会质疑,不然之前那些扯淡的指控也不会有那么大市场。
在专业这方面,吕文和《画皮》算是顶住了。
第二条战线就是大获全胜了,陈立志和廖东一起出手,他们掌握的资源也不少,尤其是网络资源。
廖东和各大网络平台的管理员关系都不错,依据平台的规则,对那些明显是水军的账号和言论,进行了大规模清理。
同时,廖东的人也出手了,在有水军出没的评论区,开始全面反击。
我能说话,你说不了话,那不是一面倒的碾压?
豆瓣的评分在短暂下滑后,开始稳步回升,虽然仍然有大量一星干扰,但五星好评的基数更为庞大,稳住了基本盘。
这场反击战,算是初战告捷了。
至少网络环境好了不少,那些试图混淆视听的杂音被有效压制。许多原本因差评而犹豫的观众,在看到权威分析和理性讨论后,纷纷走进了电影院。《画皮》的票房在次周首个工作日依旧保持着极强的韧性,跌幅远低于市场预期。
就在吕文稍稍松了口气,以为能暂时安稳几天时,对手的第三波攻击,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请出了专家。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其实更像是那种资深影迷或者发烧友,反正人家是从一个讨论技术和摄影的小众论坛开始,发表了一篇解析《画皮》特效镜头技术疑点的文章。
发帖人ID名为“CG-Dr.Wang”,自称是北美知名视觉特效公司前高级技术总监,现任某高校图形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他的帖子全是专业术语,什么“次表面散射参数异常”“全局光照模拟存在算法漏洞”“毛发动力学系统与Pixar某未公开论文所述模型高度相似”…… 给大家看得云里雾里,不明觉厉!
CG-Dr.Wang则是摆出一副客观、严谨的学术姿态,没有破口大骂,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高深的技术分析,最终导向几个核心质疑。
CG-Dr.Wang声称《画皮》中某些复杂镜头,比如小唯在月光下毛发拂动的特写,以国内现有技术实力和项目预算“几乎不可能”独立完成,暗示要么数据造假,要么核心环节由未署名的国外团队代工,所谓的“国产特效突破”含有水分。
这个肯定不算什么特别严厉的质疑,毕竟《画皮》在筹备之初,就说过了,特效大部分由国产特效公司制作,还有一部分则是会联合国外的特效公司。
CG-Dr.Wang指出的问题不算太严重,再说了,吕文也从来没宣传过什么国产特效突破,都是观众自己脑补的。
但接下来的指控,就有些杀人诛心了,CG-Dr.Wang觉得《画皮》存在技术抄袭。
他贴出了几张模糊的对比图,声称《画皮》的毛发渲染系统和某部好莱坞小众动画短片的技术实现方式“令人遗憾的相似”,虽未明指抄袭,但引导性极强……
这下就有问题了,国人最讨厌的就是抄袭,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空耳鉴抄袭的情况了。
一旦实锤……算了,都不用实锤,只要是传播开了,那就是“实锤”,舆论场里的实锤,和真相无关。
现在就有点这个趋势,CG-Dr.Wang的文章一出,先是在小圈子里火了,然后迅速传播开来,已经有网站开始转载了,相信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