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瘫在地上,面如死灰。阿澈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沈砚之说过的话——京城是口大鼎。此刻他才明白,这鼎里煮的从来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人心,是欲望,是无数人用性命铺就的权力之路。
“赵衡。”万历帝深吸口气,声音恢复了平静,“将三皇子打入天牢,彻查血楼和漕运司一案。所有牵涉之人,无论官阶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赵衡躬身领命,挥手示意差役们行动。
皇帝的目光落在阿澈手里的莲纹佩上,眼神柔和了些:“这玉佩,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是……是一位老船工给的。”阿澈结结巴巴道,突然想起阿竹,“陛下,臣还有个同伴,她……”
“你说的是那个缝了半块玉佩在袖口的姑娘吧?”万历帝笑了笑,“赵衡已经把她接进大理寺了,还有位叫阿澈的少年,此刻正在偏房喝热茶呢。”
阿澈心里一松,差点掉下泪来。原来赵衡早就安排好了,他们三个看似分散,实则都在这盘棋的关键位置上。
天快亮时,登闻鼓下的人渐渐散去。沈砚之陪着万历帝站在台基上,看着东方泛起鱼肚白。“沈先生,委屈你了。”皇帝叹了口气,“这京城的浑水,让你蹚了这么久。”
“为国尽忠,臣不敢言委屈。”沈砚之望着远处的金水桥,那里的河灯早已熄灭,只剩下些漂浮的灯架,“只是可惜了那些葬身淮河的水师弟兄。”
“朕会追封他们的。”皇帝转身,“太子被软禁多日,也该放出来了。往后这朝堂,还需要沈先生这样的人辅佐。”
沈砚之刚要推辞,就见阿澈和跑过来的阿竹撞了个满怀。阿竹手里还攥着那半块玉佩,脸上沾着点灰,眼睛却亮得像星星。“先生,我们可以回家了吗?”阿澈挠着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回家。”沈砚之点头,看着东方升起的朝阳,将皇城的琉璃瓦染成了金色。他想起通州码头的晨露,想起漕运船上的笛声,想起暗巷里的棋局,突然觉得这京城的灰色屋檐下,终于透进了光。
赵衡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新的笛鞘:“这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配得上先生的《漕运令》。”沈砚之接过来,发现笛鞘内侧刻着三个小字——“天下安”。
远处的更鼓声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紧张的警示,而是新一天的开始。阿澈拉着阿竹的手,跟着沈砚之往街外走,阳光穿过他们的身影,在青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们知道,京城的棋局还未结束,朝堂上的风雨随时可能再来。但此刻,握着彼此的手,听着远处传来的市井喧嚣,他们突然觉得,无论前路有多少暗巷,只要心里的那点光不灭,就总能走到天亮。
喜欢影阁风云:寒刃破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影阁风云:寒刃破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