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茵斯坦的指尖悬在信息终端上方三厘米处,蓝灰色的发丝随着通风系统的气流微微颤动……
那串代表真空零点能转化率的红色数字正在缓慢褪色,像某种正在湮灭的粒子。
“在正式开始这一次的展演之前……”她的声音透过声波定向装置,精准地落在每个听众耳中,带着特有的金属质感,“我希望大家可以先看个东西。”
话音未落,前方十米处的空间突然泛起涟漪。
深蓝色的能量流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扩散,巨型信息窗口在嗡鸣声中展开,边缘还残留着未稳定的电浆火花。
窗口里跳动的绿色数据流像沸腾的岩浆,时而凝聚成复杂的拓扑结构,时而分解为无序的能量脉冲。
第三排的物理学家们集体前倾身体。那些交错的能量指数曲线让最资深的学者都皱起眉头……
ω粒子的衰变周期被压缩到了普朗克时间的万分之一,暗能量波动图谱呈现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锯齿状,唯有中央那行银白色的标题清晰得刺眼:
量子之海(Quantum Sea)。
“主体由高密度以太、衰变粒子云团及信息物质流构成。”爱茵斯坦的指尖划过窗口边缘,数据流随之重组,形成旋转的三维模型……
“注意看这里——”她轻点模型中心,无数荧光色的丝线突然迸发……
“这是量子态叠加形成的特殊框架,类似于……”她停顿了半秒,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比喻,“无数张叠在一起的透明胶片,每张都记录着不同的物理规则。”
汉斯身旁的助手拽了拽他的衣角,却被他挥手甩开,“爱茵斯坦博士,不如直接告诉我们,这些‘胶片’里的物理常数,是不是连π都能变成有理数?”
“比那更复杂,先生。”爱茵斯坦平静地回应,“现实宇宙的维度框架和物理法则在这里完全失效。”
她调出一段模拟动画:一颗蓝色星球在进入量子之海模型后,瞬间分解为十二维权度的几何结构,“就像把方糖丢进超临界流体,所有宏观形态都会……”
“溶解。”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后排传来。
“准确来说,是存在平行世界或‘世界泡’“世界泡(World Bubble)或者说……平行宇宙的胎盘,也就是独立的小型宇宙。”无数发光的世界泡在虚数波涛中沉浮,有些泡内可见微型宇宙的生灭
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流中,偶尔闪过类似DNA链的结构
爱茵斯坦:(点击某个剧烈震颤的世界泡)
“这是我们第三次探索捕获的样本——”
(泡内突然显现与地球完全不同的星空图景)
“它正在经历热寂死亡,但根据泡内时间流速,这个进程已经持续了我们宇宙的170亿年。”
一位坐在前排的弦理论学家突然打翻了咖啡……
高能物理学家莱纳德:(扶正眼镜)
“博士,如果世界泡真是平行宇宙的衍生物...”
(突然调出自己的终端计算)“根据量子退相干理论,它们早该在普朗克时间内湮灭!”
爱茵斯坦:(突然让投影聚焦到一片银色“海水”)
“正常情况下确实如此。但请看——”
(放大显示海水中游动的光丝)
“这些虚数枝蔓在维持世界泡结构,就像...”
“...就像某种宇宙尺度的崩坏能网络。”
爱茵斯坦将其中一个世界泡模型放大,球体表面突然浮现出熟悉的大陆轮廓,却在几秒钟后扭曲成完全陌生的形状,“我们通过重叠化量子穿梭技术,已证实其存在。”
报告厅里响起笔尖划过电子屏的沙沙声。但这份安静没能持续太久,来自慕尼黑大学的海森堡教授突然站起身,他的眼镜反射着窗口的蓝光……
“请恕我直言,博士。如果量子之海是叠加态的集合,这些世界泡又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就像在飓风里维持肥皂泡的形状,这违反了量子退相干原理。”
爱茵斯坦的嘴角浮现出极淡的笑意:“这正是最有趣的地方。我们推测,量子之海是包裹所有平行时空的巨型位面。”
她调出动态示意图,无数发光的丝线从现实宇宙模型延伸出去,最终汇入一片深蓝色的海洋,“世界泡是平行宇宙在演化中脱离本征世界的产物,类似于……”她这次找到了更贴切的比喻……
“从大树上飘落的叶子,虽然脱离了母体,却依然保留着完整的基因序列。”
“那么逆熵是否已有进入或观测的技术?”坐在右侧阶梯区的女性物理学家追问,她的胸牌显示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成员,“上个月《时空物理学报》刊登了你们的探测器数据,其中提到过世界泡的引力异常。”
爱茵斯坦的指尖在终端上停顿了一瞬,投影窗口突然切换成探测器传回的实拍画面……
灰蒙蒙的能量海洋里,巨大的世界泡如同搁浅的鲸鱼般缓缓漂浮,表面不时闪过闪电状的能量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崩坏:救世黎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崩坏:救世黎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