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放下笔,纸面上那三道划痕深得几乎要撕裂整页。他没有再看那份修订意见,而是将文件合拢,推到桌角。窗外施工的声响依旧断续,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像某种隐喻,提醒着他这条路从不曾平坦。
他按下内线:“通知法务总监,明天九点,双方法律团队闭门会谈。议题只有一项——技术共享与资金监管条款的法律化表述。”
电话挂断,陆轩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还留着上次会议的痕迹,“权限即责任,开放即监管”八个字未被擦去。他盯着那行字良久,提笔在下方添了一句:“程序正义,是实质控制的第一道闸门。”
次日清晨,会议室已布置妥当。双方律师团队分坐两侧,文件整齐码放,空气中没有寒暄,只有纸张翻动的节奏。陆轩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对面法务代表的脸。那人依旧带着职业性的平静,但眼神里多了一丝谨慎——昨夜那份被划破的条款,显然已传到了对方高层耳中。
“我们先从技术条款开始。”陆轩开口,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L3级预审机制的三项前置条件,请写入协议正文,不得作为附件或补充说明。”
对方律师略一迟疑:“我方建议将具体执行细则纳入附件,主协议保留一定弹性空间。”
“细则不是弹性,是边界。”陆轩打断,“如果连核心权限的触发条件都要模糊处理,那这个合作就不必继续。”
樊星阁律师立即接话,援引国际技术合作范本第十二条,强调高敏感级别接口必须具备可追溯、可审计、可中止的三重保障机制。孙明同步投影出近三年樊星阁所有技术输出项目的调用日志,数据清晰显示:L3及以上调用年均不足十次,且全部提前备案。
“我们的系统逻辑不允许例外。”林娜补充,“但可以设立白名单机制,针对特定紧急情境开放预审通道。”
对方技术顾问眉头微动:“比如?”
“系统全面宕机、遭受第三方恶意攻击、或面临突发监管审查。”林娜逐一列出,“任何一种情况,均需提供实时日志证据,并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补批流程。”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对方财务代表低声与法务交流几句,后者在文件上做了标注。
“我们可以接受将‘紧急调用’列为例外条款。”对方法务终于开口,“但必须归入附件,且不限定具体情形,保留一定的解释权。”
陆轩冷笑一声:“解释权一旦归属单方,规则就成了摆设。如果你们信不过我们的系统安全机制,大可另寻合作方。”
话音落下,对方团队再次交换眼神。气氛紧绷,却不再是对立,而是权衡。
半小时后,双方达成初步共识:L3级预审的三项条件正式写入主协议;“紧急调用”列入附件三《应急操作规程》,明确限定三种可触发情形,并强制绑定补批与审计追溯流程。
陆轩点头:“可以。”
接下来是财务条款。对方仍坚持保留“弹性资金池”,理由是大型项目常有不可预见支出,需留出调配空间。
孙明当场调出东南亚能源项目的全流程资金台账,逐节点展示第三方验收报告与款项释放记录。“过去三年,七个跨国项目,零延迟、零争议。我们的节点验收制本身就包含容错机制——第四节点必须归档纸质验收原件,电子签章无效。”
“你们的标准太硬。”对方财务皱眉。
“硬,才可靠。”陆轩直视对方,“共管账户的意义,就在于排除人为干预。一旦加入‘共同决策’,账户独立性就名存实亡。”
樊星阁律师进一步提出:若确需应急资金,可设立“快速响应池”,金额不超过总预算的3%,由第三方托管机构根据预设条件自动释放,无需人工审批。
“这不是妥协,是升级。”陆轩道,“你们要的是灵活性,我们要的是确定性。现在,两者都有了。”
对方法务翻阅提案良久,终于提笔修改条文。两小时后,财务部分也达成阶段性共识:取消“弹性资金池”,采纳“快速响应池”机制,写入附件二《资金释放细则》。
中午休会。陆轩走出会议室,李刚已在走廊等候,手里拿着打印稿。
“他们让步了?”李刚问。
“不是让步,是妥协。”陆轩接过文件快速浏览,“我们守住底线,他们拿到出口。这才是可持续的合作。”
“可把例外写进附件……”李刚仍有些不安。
“附件也是协议的一部分。”陆轩停下脚步,“真正重要的不是它在哪一章,而是有没有追溯机制。只要每一次调用都留下痕迹,他们动一次,我们就看得见一次。”
张涛这时从另一侧走来,神情复杂:“我刚看了新草案。技术条款比之前松了些,会不会……”
“松?”陆轩反问,“我们把‘紧急调用’锁进了三种情形、七十二小时补批、独立审计三道铁链里。这不是松,是把野路子变成了明规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脚踹出黑道传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脚踹出黑道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