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号结束了它在GL-891星系的短暂休整,如同一头伤痕累累但目光依旧锐利的星海巨鲸,再次踏上了归途。这一次的跃迁,目标明确——家园,启龙星所在的YG83星团。
相较于前往TY-677时的沉重与决绝,返航的旅程笼罩在另一种复杂的氛围中。星铭族数据库带来的冰冷答案,如同无形的枷锁,拷问着每个人的内心;而那潜藏于信息流中的“种子”阴影,更是让舰船的每一次系统自检、每一次数据交换,都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警惕。船员们沉默地执行着日常任务,眼神中少了些探索的兴奋,多了些背负重任的沉郁,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安全港湾的渴望。
当熟悉的YG83星团那蔚蓝色的光晕再次出现在主屏幕上时,舰桥上响起了一阵难以抑制的、低低的松气声。那片孕育着“龙吟”基地和生机勃勃的启龙星的星域,此刻在他们眼中,比任何璀璨的星云都要美丽和珍贵。
“终于……回家了。” **赵航** 看着导航图上那个被亲切标记为“家”的光点,难得地没有用戏谑的语气,而是带着一种由衷的感慨。
“守护者”号没有直接跃迁到启龙星轨道,而是按照标准安全程序,在星团外围的预设集结点脱离跃迁,然后以常规动力,如同归巢的游子,缓缓驶向那片熟悉的蔚蓝。
随着距离拉近,启龙星的细节在视野中逐渐清晰、放大。
“龙吟基地,这里是‘守护者’号,我们回来了。”周孜婷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回到熟悉环境后的松弛。
**林露** 带着喜悦的回应立刻传来:“欢迎回家,指挥官!基地一切正常,我们已准备好接收泊位。”
主屏幕上切换到了来自“龙吟”基地的地表实时影像。仅仅分别数月,基地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
曾经只有预制模块和简易防御工事的降落点,如今已俨然一座功能齐全的微型城市。银灰色的合金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背山面湖的平原上。一条初步硬化的主干道连接着各个功能区,小型电动运输车在其上穿梭往来。基地外围,能量护盾发生器塔楼如同忠诚的哨兵,散发着稳定的幽蓝光芒,更外围是由自动炮塔、导弹发射井和传感器阵列构成的、层层叠叠的防御网络,在启龙星独特的紫晕天空下,勾勒出人类文明在这异星疆域坚不可摧的轮廓。
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基地东侧那片巨大的、被透明复合材料穹顶覆盖的区域——“绿色方舟”生态园区。透过穹顶,可以看到内部已然是郁郁葱葱,不同层次的绿色交织,甚至能看到模拟地球季节变化的区域,金黄的麦浪与翠绿的蔬菜田块相映成趣。
“‘绿色方舟’一期工程已完成,”林露的声音带着自豪,“封闭生态循环系统运行稳定,氧气和食物自给率已达到35%。我们成功培育出了十七种地球-启龙星杂交作物,它们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更高的营养价值。刘颖的医疗团队确认可安全食用,今晚的欢迎宴会,大家就能尝到‘启龙薯’和‘星露菜’了。”
画面切换到基地内部,生活区内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简单的绿化、公共休息区的娱乐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利用全息投影模拟地球风景的小型公园。船员们虽然依旧忙碌,但脸上少了些初来时的紧张,多了些安定下来的从容。
“干得漂亮,林露,宏宇,还有基地的所有人。”周孜婷由衷地赞道。看到家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设得如此稳固繁荣,她心中因TY-677带来的阴霾也被驱散了不少。这证明他们的奋斗是有意义的,人类文明拥有在绝境中扎根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守护者”号缓缓切入启龙星轨道,与先前发射的监测卫星网络汇合,最终稳定在同步轨道上。对接程序启动,连接通道如同拥抱的手臂,与下方基地的主体结构稳稳对接。
周孜婷率领核心团队——军洛、鸿宇、赵航,通过连接通道,踏上了“龙吟”基地坚实的地面。早已等候在此的林露、宏宇、赵娜、刘颖等人迎了上来。没有过多的寒暄,彼此的眼神交换中已包含了所有的问候、担忧与重逢的喜悦。他们是一个整体,无论分开多久,无论经历什么,终将汇合,共同面对未来。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核心团队立刻进入了基地指挥中心,召开返回后的第一次联席会议。温暖的阳光透过宽大的观察窗洒入室内,窗外是基地忙碌而有序的景象,与TY-677的死寂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对比。
周孜婷首先简要通报了TY-677之行的主要发现和星铭族数据库的核心结论。当听到“虚空之影”的本质、其近乎自然规律的毁灭本能、以及那令人心悸的“信息种子”时,林露、宏宇等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
“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宇宙的‘清道夫’?”宏宇总结道,语气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在2085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活在2085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