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凯旋庆典与封赏余温未散,帝国的肌体却并未完全沉溺于欢庆的松弛。一种由胜利催生出的、更加审慎与深远的思虑,开始在大靖朝廷的核心层悄然弥漫。
彻底肃清墨家余孽的行动仍在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一项意外的发现,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一日,墨云舟正在新赐的靖国公府邸书房内,与工部及将作监的几位官员商议整理墨家机关术典籍、甄别招募流散匠人的具体章程。他虽晋爵国公,加衔太子太保,但并未耽于享乐,反而更觉责任重大,希望能将墨家技艺中利于国计民生的部分,尽快转化应用。
“……关于水力连机锤的改进,关键在于传动齿轮的耐磨性,或许可以尝试掺入少量南海特有的‘黑曜铁’……”墨云舟正指着摊开的图纸讲解,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府中管家引着一名皇城司的千户走了进来,那千户手中捧着一个密封的铜匣,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肃然:“卑职参见国公爷。奉陛下与凌大人之命,将此物呈送国公爷过目。”
墨云舟示意工部官员稍候,目光落在那铜匣上。匣子样式古朴,边角有些许磕碰磨损的痕迹,表面刻着淡淡的云纹,并非宫中制式,却隐隐透着一股让他感到熟悉又排斥的气息。
“这是?”墨云舟问道。
千户答道:“回国公爷,这是在彻底清查被捣毁的、原吏部尚书周文正一处隐秘外宅时,于其书房暗格中发现的。据周府幸存的管事交代,此物是墨渊……是逆首墨渊在事发前数月,秘密交予周文正保管的。内中似乎是墨渊的一些私人手稿。凌大人命人初步查验,无毒无机关,但其中内容……涉及‘遗落之境’,认为或许对国公爷正在进行的整理工作有所助益,或需国公爷的专业判断。”
“遗落之境……”墨云舟瞳孔微缩,心中那根因墨渊之死稍稍放松的弦,再次绷紧。他挥手让千户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铜匣。里面是厚厚一叠泛黄的纸张,墨迹新旧不一,显然是不同时期写就。字迹狂放而缜密,正是墨渊的手笔。墨云舟强忍着心头翻涌的复杂情绪,拿起最上面一页。
开始的许多内容,是关于“遗落之境”的地理推测、海图碎片、洋流与风暴的规律总结,以及一些关于远古海国、失落文明的支离破碎的传说记载。这些虽也珍贵,但尚在墨云舟的认知范围内。
然而,随着他越往下翻阅,眉头便蹙得越紧。后面的手稿,内容逐渐变得……诡异而超前。
其中一页,绘制着一种结构极其复杂的机械骨骼图,旁边标注着“可载人御风,翱翔天际,然需‘星陨之金’为骨,‘不灭之火’为心”,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涉及的力量与材质,闻所未闻。
另一页,则描绘了一种庞大的、形似鲸鱼的舰船内部结构,称之为“潜渊之舟”,标注“可深潜万丈,避风浪于海下,然需‘水晶魄’为目,‘永动之核’为力”。旁边还潦草地写着:“据古卷载,‘遗落之境’深处或有‘能源母脉’,取之不尽,或可解‘永动’之困。”
还有几页,讨论了“生命本质”,提到了“细胞”、“基因”等全然陌生的词汇,甚至有一种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想——“剥离意识,注入械躯,可得另类长生?”旁边用朱笔狠狠划掉,又在一旁小字注:“凶险!意识崩解,沦为行尸走肉者十之八九!然,‘遗落之境’之‘灵魂石’或为关键……”
这些描述,远远超越了大靖当前,乃至墨家巅峰时期的机关术认知范畴。那些“星陨之金”、“不灭之火”、“水晶魄”、“能源母脉”、“灵魂石”……更像是神话传说中的事物。墨渊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遗落之境”的狂热向往与一种近乎赌徒的投机心理,他似乎坚信,那里隐藏着足以颠覆现有世界格局、实现他野心的钥匙。
墨云舟放下手稿,久久沉默。窗外阳光明媚,他却感到一丝寒意。墨渊的疯狂,似乎并不仅仅源于权力欲望,更掺杂了对某种未知力量的痴迷与追求。这“遗落之境”,恐怕远比他们之前想象的更为复杂和……危险。
他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铜匣进宫求见萧景琰。
御书房内,萧景琰仔细翻阅着墨云舟呈上的手稿,脸色也渐渐凝重起来。沈清辞也被请了过来,她产后休养得当,气色恢复了不少,凤眸扫过那些惊世骇俗的记载时,也露出了惊容。
“陛下,娘娘,”墨云舟沉声道,“这些手稿,若其中一二为真,则‘遗落之境’所蕴藏之物,无论是福是祸,其影响都将是天翻地覆的。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绝非简单的探索与否可以决断。”
萧景琰将手稿轻轻放在御案上,指节敲击着桌面,沉吟道:“墨渊此人,虽行事偏激疯狂,但其学识与眼光,确非常人所能及。他如此笃定‘遗落之境’的存在与价值,甚至不惜倾尽毕生之力追寻,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只是……这其中的描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