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台的红光彻底散去,只余下满地狼藉和血腥气。禁军正在清扫战场,收缴兵器,押解俘虏。萧景琰命人将萧启明的尸身收敛,却并未立即移走,而是亲自上前检视。他蹲下身,指尖隔着手帕,抬起萧景琰已然僵硬的右手腕——那道弩箭造成的伤口皮肉外翻,血迹呈暗黑色,箭簇显然淬了剧毒。
“一击毙命,好狠的手段,也好准的箭法。”萧景琰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他目光扫过萧启明腰间,那里空空如也,原本应悬挂的亲王玉佩不见踪影。
沈清辞抱着仍在昏睡中的太子走了过来,孩子的脸颊贴着她的脖颈,温热的呼吸让她惊魂未定的心稍感安稳。她顺着萧景琰的目光看去,轻声道:“陛下,可是在找那方砚台?”
萧景琰颔首,起身环视祭月台中央。那凹槽处亦是空空如也,藏着“噬魂石”的砚台不翼而飞。“看来,有人趁乱取走了它。”他眼神锐利如鹰,看向方才弩箭射来的竹林方向,“是敌是友,尚未可知。” 他心中疑虑丛生,那精准的一箭,究竟是相助,还是为了灭口并夺取关键证物?
李德全小跑着上前,双手呈上那枚莲花发簪:“陛下,老奴已查问过随行禁军,无人认得此簪,也无人看见射箭之人形貌。那人如同鬼魅,现身、发箭、消失,只在瞬息之间。”
沈清辞接过发簪,仔细端详。簪身是上好的羊脂白玉,莲花雕刻得栩栩如生,花瓣层叠,蕊心处还点缀着细小的金粉,工艺确是宫内造办处独有的风格,且非位分高者不能享用。“这莲花纹样,确是皇后娘娘宫中常用。但……”她指尖摩挲着簪杆一处细微的划痕,“这划痕新鲜,像是近期不慎跌落所致。兰心虽是皇后贴身宫女,行事却一向稳重,怎会如此不小心?更何况,她若真有如此身手,又怎会任由发簪跌落?”
萧景琰接过发簪,眸光深沉如夜:“皇后近日‘静养’,连允翊都少见。这枚发簪,和那个身手不凡的‘射箭者’,出现得太过蹊跷。” 他顿了顿,下令道:“李德全,将萧启明尸身秘密运回宫中冰窖,严加看管,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接近。对外暂称宁王暴病而亡。沈峰,你亲自带人,将今日在场所有俘虏、禁军,分开关押,逐一审讯,重点查问可曾见过形迹可疑的宫内人,或听到任何与皇后、兰心相关的言语。”
“老奴遵旨!”李德全和沈峰领命而去。
萧景琰又看向身旁的御前侍卫统领周振威:“加派三倍人手护卫永寿宫,尤其是太子,必须万无一失。另,传朕口谕给赵婉如,让她即刻回永寿宫伺候,太子醒来前,寸步不离。” 他刻意没有提及将太子送回坤宁宫,沈清辞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心中不由一紧。
安排妥当,萧景琰才从沈清辞怀中接过太子,小心地用自己的大氅裹住孩子小小的身体。他看着沈清辞苍白疲惫的面容,以及手腕上被锁链勒出的青紫痕迹,眼中满是心疼:“先回永寿宫。你需要立刻让太医诊治,允翊……也需安置。”
车驾缓缓驶离野狼谷。车厢内,太子服过安神汤药,沉沉睡去。萧景琰与沈清辞并肩而坐,气氛却并不轻松。
“陛下,”沈清辞打破沉默,声音有些沙哑,“臣妾总觉得,今日之事,看似凶险,却……太过顺利。”
萧景琰转动手上的玉扳指:“说说看。”
“萧启明处心积虑多年,布局深远,怎会在最后关头如此轻易被我们找到太子,又如此冲动地启动一个连清辞都能看出破绽的邪阵?他像是一心求死,又像是……在故意掩盖什么。”沈清辞蹙眉思索,“还有苏砚,他出现得突然,倒戈得也突然。他提供的萧启明陷害苏家的证据,固然重要,但他本身,会不会也是‘镜先生’计划中的一环?用他的血和牺牲,来坐实萧启明的罪名,转移我们的视线?”
萧景琰眼中闪过激赏之色:“朕亦有此感。萧启明伏诛,看似斩断了‘镜先生’一臂,但真正的核心,却隐藏得更深了。那枚消失的砚台,和这支皇后宫中的发簪,恐怕才是下一步的关键。”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得更低,“至于允翊……眼下坤宁宫情况未明,朕不放心将他送回去。暂且由你照料,对外便称太子受惊,需在永寿宫静养,由你亲自看护更为稳妥。”
沈清辞心中一震,皇帝此举,无疑是将太子置于她的羽翼之下,更是将一份天大的责任和潜在的风险交给了她。这既是对她莫大的信任,也意味着她将彻底被卷入漩涡中心。她迎上萧景琰深沉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点了点头:“臣妾明白。只要清辞在一日,必护太子周全。”
帝妃二人目光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决心。山雨欲来风满楼,祭月台上的厮杀只是序曲,真正的较量,此刻才悄然拉开帷幕。
车驾抵达宫门时,夜色已浓。宫灯在风中摇曳,将巍峨的宫墙映照得明暗不定。萧景琰亲自将太子送回永寿宫,赵婉如和太医早已候着。孩子被小心安置在内殿暖阁,由心腹宫人轮流守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