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这‘星港’披萨……
啧,还别说,真是香!”
林风的全息影像还矗立在那里,叉着腰,脸上带着“搞大项目还得靠老子”的洋洋自得,满意地看着光幕上飞速演变的蓝图,仿佛已经闻到了宇宙里飘荡的……
铜钱味儿、人才味儿和硝烟混合的特有香气。
……
智算中心的灯光无声地调整着亮度,模拟着火星上接近黄昏的光线。
外面是2158年火星星城的庞大轮廓,无数工程车和穿梭艇的影子在巨大的落地舷窗外掠过,无声地诉说着这个人类新边疆的勃勃生机。
林木木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橘红色的火星大地向天边延展,地平线上方,稀薄的蓝色光晕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大气层。
他指着外面,回头看向光幕上的林风:
“姥爷,您这‘星港’,准备给停在哪儿?就在这壳外面?”
林风端起他那虚拟的枸杞保温杯,滋溜又喝了一口,眼神狡黠得像只老狐狸:
“外面?那太寒碜!
风吹日晒,怎么收高昂的‘VIP停靠费’?
听着,星港的核心泊位,要嵌在‘壳’的内圈!
就在磁力圈和结构层之间!
明白吗?”
他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个环状结构。
“内圈?”
林晓月也转过身,皱起眉,
“引力平衡区?
那区域太复杂了,引力梯度、辐射屏蔽、结构应力……
环境调控的难度指数级上升!
你这……”
“有难度才有门槛!
有门槛才值钱!”
林风理直气壮地打断,
“普通的穿梭机、货船,当然丢在外围露天泊位。
但真正的金主——
那些吨位以‘亿’计的超级矿砂运输舰、搭载着昂贵精密仪器的科研船、需要绝对安静环境进行曲率引擎调试试验的深空舰艇呢?
就得安排在最安全、最舒适、屏蔽最好、甚至能模拟一点地球引力的——
内环‘生态泊位’!
给他们装上最顶级的维生系统、高速数据传输、零延迟虚拟环境接入……
啧啧,这服务的附加值,不得按分钟来收钱?
这叫差异化定位!”
林木木一拍脑门:
“明白了!
就是把最牛的‘私属港口’藏在‘壳’里面!
只对超级VIP开放!
这主意……果然还是姥爷您够黑!”
林风得意地捋着虚拟胡须:
“小兔崽子,怎么说话呢?
这叫商业智慧!
再说,内环泊位靠近我们‘星巢’核心区,科研、测试、人才招募无缝衔接,便利度也是顶级的!”
“那……
‘星巢’里的‘学校’呢?”
林晓月更关心技术落地,
“舰长训练我能理解,模拟星海战场嘛。
顶尖科学家搞研究,条件也好办。
但您说的,要在这里生产高精尖零件?
星环结构在建造过程中本身就要大量超导材料、复合装甲,它自身就是个巨型的建设平台和潜在应用平台,这我理解。
但您指望它成为深空工业基地?
靠什么动力?
总不能靠学员们的青春热血吧?”
“格局!
看看你的格局!”
林风恨铁不成钢地叹气,
“火星旁边,放着那么大一座金山小行星带,是让你们干看着的吗?
那些提炼厂就放在壳的工业‘蜂巢’里!
就近精炼小行星带拉回来的粗矿!
生产出来的稀有金属、复合材料、特殊聚合物,难道还要千里迢迢运回地球月球去造零件?
直接就在蜂巢工厂里开造!
什么引擎喷嘴的高温合金?
造!
船体龙骨的超强复合材料?
造!
精密仪器里的零点几个纳米尺度的核心部件?
用零重力环境下的微纳制造设备来尝试!
一边学,一边练,一边产出!
产学研一条龙!
产出的成品,优先给‘星环计划’自己升级武装,练熟手了,技术突破了,那剩下的优质品干嘛?
卖钱!卖给同盟!
卖给那些眼巴巴看着的势力!
这才是良性循环!
这才是真正把技术变成拳头的路子!”
林晓月这次没有反驳,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勾勒着复杂的工业流程网络:
“微型熔炼炉集群……
零重力铸造平台……
纳米组装阵列……
如果真能实现闭环……
确实是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
星璇,记录构想:
可行性预研方向‘星巢工业闭环可行性及初期技术链’,列入研究清单。”
林木木插嘴道:
“姥爷,这‘星港’加‘星巢’的组合拳是好,但初期投入绝对是海量的。
同盟议会那些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光靠PPT画大饼,他们肯掏空家底陪咱赌这么大?”
“谁说让他们掏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