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伏威!废物!懦夫!软骨头!还有汪华、沈法兴,一群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他们怎么敢?!怎么敢不战而降?!他们还有没有一点廉耻?!对得起麾下的将士吗?!”
李子通的声音嘶哑破裂,充满了被背叛的狂怒和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深入骨髓的恐惧。
原先占据江都的李子通早已撤退到了长江以南的建康城。
他还美其名曰战略转移,原本李子通打算先撤到南岸地区,让隋军同江淮势力狗咬狗,最后他再出来收拾残局。
如今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
李子通环顾殿下那些噤若寒蝉、面如土色的文武大臣,挥舞着双臂,试图从他们那里找到认同和支撑:“你们说!这消息是不是隋人散布的谣言?!是不是李靖那厮的攻心之计?!杜伏威拥兵十几万,历阳城高池深,怎么可能连打都不打就降了?!啊?!说话啊!”
他的目光如同烧红的刀子,扫过每一个臣子的脸。
被他目光触及的人,无不深深低下头,瑟缩着身子,不敢与之对视,更不敢出声。
一些老成持重的官员心中暗自哀叹:“陛下这是……不肯面对现实啊!北边传来的消息何止这一桩?《隋报》上都明明白白刊载了!杜伏威归降,汪华、沈法兴易帜,这还能有假?隋军兵不血刃拿下大半个江淮,兵锋直指我建康,这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了!”
更有一些人在心中鄙夷:“当初若肯听从劝谏,早日与杜伏威等人联合,或主动向朝廷示好,何至于造成今日的局面?如今事到临头,却只会在这里咆哮发泄,有何用处?”
然而,这些话无人敢说出口。
李子通近年来越发刚愎自用,喜怒无常,动辄打杀臣子,此刻谁触霉头,无异于自寻死路。
见无人应答,李子通更加暴怒,他猛地抓起御案上一只珍贵的白玉镇纸,狠狠地砸向殿中一根蟠龙金柱!
“啪嚓!”一声脆响,玉石俱焚,碎片四溅!
“废物!都是废物!朕养你们何用?!关键时刻,连句有用的话都说不出来!”
李子通胸口剧烈起伏,喘着粗气,眼神混乱而疯狂。
他需要找到一个发泄口,一个能证明自己依旧强大、依旧掌控一切的理由。
“对!一定是杜伏威他们胆小如鼠!被隋军的火器吓破了胆!一群无胆匪类,怎能与朕相提并论?!”
他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病态的亢奋,“朕是真命天子!受命于天!朕有长江天险!有建康坚城!有二十万虎贲之士!隋军的火器再厉害,还能飞过长江不成?!还能轰塌朕这固若金汤的建康城不成?!”
他像是在说服臣子,更像是在拼命说服自己。
“隋军劳师远征,已成强弩之末!李靖小儿,不过是虚张声势!只要朕坚守不出,耗也能耗死他们!待到他们师老兵疲,粮草不济,朕再挥军出击,必可一战而定!到时候,朕要亲手砍下李靖的头颅,把他的人头做成酒器!”
他越说越激动,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这番色厉内荏的狂言,并未能提振殿内低迷惶恐的气氛,反而让一些尚有理智的臣子心中更加冰凉。
一位掌管军需的老臣,想到府库中日益减少的存粮和城外那些面黄肌瘦、被强行征召来的“新兵”,嘴唇哆嗦了一下,最终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开口。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浑身尘土、盔甲歪斜的将领踉跄着冲了进来,扑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不好了!北……北岸哨探急报!隋军……隋军大将李靖,已移营至历阳!裴行俨、尉迟恭、程咬金、李安、罗艺、李密等隋军大将旗号,皆已在历阳城外出现!隋军水师战船,也在江北集结,帆樯如林,一眼望不到头啊!看架势,不日……不日便要渡江南下了!”
这消息如同最后一记丧钟,狠狠地敲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刚才还在咆哮的李子通,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声音戛然而止,脸上的狂怒和亢奋瞬间凝固,然后一点点褪去,化为一种死灰般的惨白和无法掩饰的慌乱。
他肥胖的身躯晃了晃,险些栽倒在地,幸好及时扶住了御案。
“来……来了……真的来了……”他喃喃自语,眼神空洞,先前所有的侥幸和自我欺骗,在这一刻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短暂的死寂后,是彻底的慌乱。
“陛下!速速决断啊!”
“隋军势大,如何是好?”
“请陛下立刻下旨,调集各军,严守江防!”
“城中粮草……恐难持久啊!”
大臣们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殿内乱成一团。
李子通被这混乱惊醒,一种极致的恐惧攫住了他。
他现在不能坐以待毙!
他是吴帝!
他还有建康!
还有长江!
“闭嘴!都给朕闭嘴!”
李子通声嘶力竭地吼道,试图重新掌控局面:“慌什么?!天还没塌下来!”
他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恐惧,脸上露出一种近乎狰狞的决绝:“传朕旨意!”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第一,即刻起,建康全城戒严!四门紧闭,许进不许出!有敢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
“第二,征调城内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丁,即刻编入军中,分发兵器,上城协防!违令者,斩!其家眷,连坐!”
“第三,命水师都督陈绩,率所有战船,严密巡弋江面,绝不能让一艘隋军船只过江!若有疏漏,提头来见!”
“第四,加派督战队,日夜巡视城防,有敢懈怠、畏缩不前者,无论兵将,格杀勿论!”
“第五,清查城内所有大户存粮,统一征调,充作军需!胆敢隐匿者,以通敌论处,家产充公,满门抄斩!”
这一连串的命令,充满了困兽犹斗的疯狂和竭泽而渔的残酷。
尤其是那条抓壮丁和清查存粮的命令,无异于将本就惶惶不可终日的建康百姓,彻底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喜欢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