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奏疏留中吧。” 赵祯挥退群臣,独坐在空荡荡的大殿。暮色爬上蟠龙藻井,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曹昂骑着踏雪乌骓从时光深处奔来,而眼前是汴河上摇摇晃晃的商船,载着数不尽的岁币流向北方。两世记忆在暮色中交织,封禅与否的抉择,恰似横亘在两个王朝间的迷雾,让他这个来自建安的魂魄,在嘉佑年间的朝堂上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包拯从铁丘坟归来的第七日,汴梁城的秋意愈发浓重。赵祯坐在御书房内,手中把玩着刚收回的虎符,目光扫过案头三大家族拟定的北伐方略,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就在这时,贴身太监急匆匆地奔入,声音里带着一丝惊慌:“陛下,襄阳王赵珏求见!”
赵祯的手微微一顿,“宣。” 他抬眼望向窗外飘零的落叶,心中暗自警惕。这位皇叔虽辈分高,但在这朝堂之上,君臣之礼大过宗亲之情,此时突然来访,定有蹊跷。
片刻后,赵珏身着金线绣蟒的锦袍,靴子踏在青砖上发出 “咚咚” 的重响,大摇大摆地踏入书房。他连行礼都懒怠,只微微欠了欠身,目光径直落在赵祯手中的虎符上:“陛下这御书房,倒是比往日热闹了些。” 说着,他毫不避讳地走到军事地图前,用袖口随意擦过地图上燕云十六州的位置,“听说陛下要重用那群死人北伐?”
赵祯眼神一冷,却依旧沉稳:“皇叔这话说得难听,那都是朕的忠良之臣。”
“忠良?” 赵珏突然仰头大笑,折扇 “啪” 地展开,挡住半张脸,眼中却满是讥讽,“庞籍没倒之前,不也自称忠良?陛下可别忘了,汴梁城的安稳,可不是靠几个死人就能守住的。”
“皇叔的意思是?” 赵祯握紧虎符,指节微微发白。
赵珏猛地将折扇狠狠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四溅,砚台都险些跌落。他逼近两步,身上龙涎香混着酒气扑面而来,居高临下地盯着赵祯:“臣愿为陛下分忧!” 他故意咬重 “臣” 字,伸手就要去夺赵祯手中的虎符,“这汴梁城,还是得自家人守着才放心。陛下只管带着你的大军北伐,后方就交给我 ——” 话音未落,他一把抓起案上北伐方略,嗤笑一声撕成两半,碎纸如雪片般飘落,“至于这劳什子计划,还是改改再用吧。”
赵祯猛地起身,龙袍扫翻了一旁的茶盏,怒喝道:“皇叔慎言!”
“陛下别动怒啊。” 赵珏掸了掸因撕扯方略沾上墨迹的袖口,似笑非笑地后退两步,故意整理着衣袍上的蟒纹,“臣不过是担心陛下年轻气盛,误了大事。” 他慢悠悠行了个礼,却丝毫不见恭敬,转身时还故意用肩膀撞开赵祯身侧的屏风,“臣告退,陛下好好想想吧。”
待赵珏离去,赵祯一脚踹翻了椅子,冲着暗处喝道:“包拯!即刻彻查襄阳王!” 而襄阳王府内,赵珏正把玩着从御书房顺走的半块兵符,对着铜镜冷笑:“赵祯,你终究太嫩了些。”
暮色沉沉,开封府大堂内烛火摇曳。展昭一身劲装,望着包拯案头堆积如山的密函,剑眉微蹙:“大人,莫非又有大案?”
包拯将最后一封密信重重拍在案上,青铜铡刀的阴影在他铁面上映出森冷的光:“事涉皇家,皇家可无小事。” 他伸手取下墙上的惊堂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襄阳王赵珏,近日与庞籍余党、江湖势力往来频繁,陛下命我彻查。”
展昭瞳孔骤缩,腰间巨阙剑发出清鸣:“襄阳王贵为皇叔,若当真谋反……”
“正因如此,才更要小心行事。” 包拯打断他的话,从袖中掏出半截带血的布条,“这是昨夜在襄阳王府外发现的,上面绣着铜网阵的标记。那铜网阵专收江洋大盗,如今却与王府扯上关系,绝非巧合。”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王朝匆匆入内,神色凝重:“大人!城郊发现三具尸体,皆是朝廷暗探,身上有襄阳王府的腰牌碎片。”
包拯猛地起身,官服下摆扫落案上竹简:“果然动手了!展昭,你即刻带人潜入襄阳王府,暗中搜查证据;马汉、张龙,封锁汴梁城各门,严防消息走漏;王朝,去请三大家族派人协助,就说……” 他压低声音,“开封府需要几位将军的虎符调令。”
夜色渐深,襄阳王府内灯火通明。展昭如鬼魅般掠过屋顶,忽闻一阵阴森笑声传来。他伏在屋脊上望去,只见赵珏正与几个黑衣人推杯换盏,桌上赫然摆着伪造的传位诏书,“赵祯小儿不知死活,等他北伐离京,这皇位……” 赵珏的话被酒杯碎裂声打断,展昭握紧剑柄,却见暗处闪过一道寒光 —— 竟是有人设下天罗地网,就等他自投罗网!
展昭施展轻功,足尖轻点屋檐,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汴梁城的夜色中穿梭。身后的追兵穷追不舍,那人的气息如影随形,让展昭心中暗自警惕。他转过几条街巷,见前方是一片荒僻的城郊野地,便加快速度,想要彻底甩开对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生三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生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