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阳光再度照耀在了长安大街上,也照进了魏王府。
胖乎乎的魏王睁开了眼睛,那些丫鬟当即来伺候,甚至还有人专门搀扶着他,唯恐魏王站着太累。
魏王一边享受,一边道:“称心离开王府了吗?”
“回魏王殿下,天一亮就走了。”
“很好,他今日应该就是去东宫了,去让庖厨准备一些父皇喜欢的点心,本王等下要进宫。对了,再有让谢偃他们,将括地志遇到的问题都汇总一下,再有一些书写出来的卷宗誊写版也给本王。”
“是。”
下人去准备了,而魏王换上衣服,又是吃了早饭,这才上了马车,准备前往皇宫。
等来到皇宫,李泰重新下了马车,又是上了跟在马车后面的轿子,马车是不允许进入皇宫的,但李泰坐轿子上朝,是李世民特批的,原因无他,太胖了,而从皇宫入口到太极殿,可是有不小距离的。
今日李世民并没有上朝,贞观年的早朝不是天天上。
此刻,李世民还在研究世袭刺史一事,除了长孙无忌上书之外,房玄龄等人也上书,希望停止世袭刺史一事。
“父皇,自秦以来,刺史为朝廷派遣,若是刺史世袭,岂不是会与汉朝分封一样,掀起动乱?”
说这话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李世民的长女,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已经年芳十八,但已经有着成熟的人妻感,毕竟孩子都有了,贞观七年就嫁给了长孙冲。
“无忌为了劝朕,连你都来了。”
李世民摇头苦笑:“朕又何尝不知呢,只是朕念着这些和朕打天下的兄弟,总希望他们过得好一些。”
“陛下可以赏赐,无论是金银财宝还是美女,陛下都可以赏赐,唯独这刺史不能世袭,父皇,您是明君,您心中是清楚明白的。”
“你呀,让朕想起了观音婢。”
长乐公主笑道:“若是母后在,也会劝父皇的。”
正在这时,太监通报,李泰来了。
“哦?青雀来了,正好,长乐,你也见见青雀,你们兄妹二人,许久都没见了。”
长乐公主颔首:“好的父皇,对了父皇,太子他还好吗?”
长乐眼中有着关心。
李世民顿时皱起了眉头:“若是太子能像你这般懂事识大体,朕还担心什么呢?现在承乾没有一个太子样,而且处处与朕作对,远不如青雀让朕舒心。”
正说着,李泰来了,人还没到,声音就到了。
“父皇,我带来了您最喜欢的长安红,咦,长乐也在?”
长乐行礼:“二哥。”
李泰笑道:“好几月没见,长乐又更美了,也这么大了。”
李泰一边说着,一边将点心拿了出来。
“还是青雀有心,长乐,一起吃。”
长乐犹豫了一下:“父皇,要不将太子也喊来吧。”
“喊他做什么?他在东宫就跟没了消息一样,也不来请安,也不上朝,他有朕这个父皇吗?”
李世民内心是真不满。
长乐无奈,李泰笑道:“父皇,先不生气,儿臣这一次来,知道父皇您学识渊博,因此儿臣特地带来了部分编修的括地志,想要听听父皇的教诲。”
李泰将部分括地志取出,这括地志虽然才编写了一年,可在李泰身边的那些谋士文人,也的确是有些才华,进度还是明显的。
李世民满是兴趣:“好,朕看一看。”
所谓地扩志,其实算是一部地理说明书,李世民将整个天下分为十道三百五十八州,而李泰的括地志,则是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
李世民看了一会,不由直点头:“挺好,表述清楚,这也是个大工程。”
“父皇喜欢就好。”
李泰看着李世民在看,同时也趁机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请教。
长乐见到父子二人如此和谐,她又想起了太子。
“哎,承乾哥哥,再这样下去,你真要被父皇嫌弃了。”
凡事就怕对比,李泰如此殷勤热情,太子却连在陛下面前脸都不露,自然而然李泰在陛下心中,地位也就更高了。
等到问完后,李泰满是激动:“谢谢父皇。”
“青雀,你干得不错。”
李泰问完后,见到有其余臣子送来奏折,他便是打算起身要走,然后又装作想起了什么,不由道:“父皇,您知道最近太子殿下在做什么吗?”
李世民淡淡道:“那个逆子还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在东宫花天酒地,不过朕看在他在严华寺的表现,先让他将腿伤养好再说。”
李泰欲言又止,李世民自然察觉到了。
“怎么,青雀,你有什么想说的?”
李泰斟酌道:“父皇,儿臣也只是听说,并不确定,说是太子在东宫,看上了一位太常寺的乐童,宠爱有加,几乎是整个东宫都知晓。”
李世民他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乐童?”
“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请陛下称太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请陛下称太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