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十九年,正月二十。
暮色渐合,唐清欢与林傅盛下了客船。码头两侧早已亮起暖黄的灯笼,二人叫了辆马车,向云京城的御街驶去。
自白水州登船,沿运河北上,一路舟车劳顿。
唐清欢靠着软垫,目光掠过窗外飞逝的街景,烟火食味香气飘入。林傅盛合眼小憩,姿态依旧挺拔,但二人的肚子却咕咕作响。
马车在热闹的御街街口停下,这是陈大郎在云京开的第二家饼铺。
还未下车,便听得一声洪亮欢笑穿透市嚣:“今晚这是最后一锅饼子了,大伙赶紧购买.....!”
唐清欢将帘子一掀,向车外的陈大郎招呼一声:“陈大哥......”
陈大郎一转身,见是唐清欢,连忙将圆润的脸庞探了上来,笑容满面道:“这盼星星、盼月亮,总算将你盼来了。”
待他走近些,唐清欢才看清楚,今日他身着锦缎棉袍,比前几年更显富态。
“呵呵,这就来了吗?”唐清欢说罢,便和林傅盛下了马车。
陈大郎甚是热情,亲自搬了脚凳请二人下车。
“路上可还顺利?也不提前吱一声,我好提前吩咐人去码头瞧着!”
陈大郎一边引路,一边热情寒暄。
唐清欢微笑:“劳陈大哥挂心,一切顺利。”
二人走到店铺跟前,抬头只见饼铺门面阔气,三开间的铺子人进人出,酥饼的香面扑鼻,招牌上“沁香酥饼——云京店”几个字金漆面闪亮。
陈大郎叫唤几声,让停留观看铺面的二人回了神。二人随他入了铺内,这里面还是小两楼的茶肆。陈大郎继续将二人引入后堂雅室,吩咐伙计送上刚出炉的沁香酥饼和薄荷茶。
“先垫垫肚子!晚上我在家里设宴,给你们接风洗尘!”
茶过三巡,陈大郎仔细问了广城、白水州分号的情形。听到还为白水州管事,吴三与邵小姐办了婚礼,他抚掌大笑:“好事!这白水州不就白多出了一个贤内助,唐小娘子这可是省心的好事。”
他们三人说了一会儿话,见天色越发深沉,酥饼都售完,他开口说道:“差不多了,我们回家,刚才我已吩咐人,去表哥表嫂家传话,这会儿应该出发了。”
“表哥表嫂?”唐清欢记得陈大郎的表哥,可是当朝丞相。
他眨眨眼,低声道,“无妨,我是一番好意,让你们认识认识。虽说表哥他性子有些严肃,但人是极好的,你们不必拘束。”
唐清欢便入乡随主,露出微笑,点头应了。
陈大郎向伙计吩咐几句,等小厮将马车停在门前,几人上了车,不多一会儿,便到了陈大郎的宅邸。
这宅子位于城西,三进院落,虽不奢华却十分宽敞,处处显露出主人家底丰厚而不张扬的做派。
正堂内灯火通明,宴席已设。三人方才落座,便听门外一阵脚步声,伴着一声清咳。
“来了!表哥表嫂来了,我去迎迎.....”陈大郎忙起身出去。
须臾,陈大郎引着一对老夫妇缓步而来,有说有笑的招呼二人。
老者约莫六十上下,清瘦矍铄,目光锐利,身着深色常服,披着墨色大氅,这人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老妇人与他年纪相仿,慈眉善目,衣着素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陈大郎笑着引见:“表哥,表嫂,这就是我常提起的,卫城清欢茶坊的掌柜....唐清欢”
老者微微颔首,目光在唐清欢脸上停留一瞬,忽然闪过一丝讶异。
那老妇人更是‘咦’了一声,脱口道:“这位娘子好生面善......”
唐清欢起身,从容一礼,抬眼微笑道:“老夫人可还记得卫城清欢茶号?有一年,您二位曾来小店品过小店的特色......双色凝香。”
老妇人恍然大悟,击掌道:“哦——我记起来了,那茶味极具特色,我俩还与你交谈.....”
唐清欢点头,老妇人又对着老者说道:“老爷这就是当日卫城清欢茶坊的巧手茶娘.....唐清欢。”
老者抚须:“记起来了,那茶饮得人通体舒畅,将花、奶与茶味融得恰到好处。”
“对....就是那双色凝香,你还夸赞这小茶娘心思灵巧。”老妇人有些激动道。
老者露出一脸微笑:“不仅如此,夫人她那沁香酥饼,你可记得....”
“记得,外酥内里爆浆.....”
“那是当今圣上御赐的名号,圣上当时吃了一块我家大郎的饼子,甚是喜欢,故赐名于此。”
“看来小娘子果真不简单.....”两位老者对唐清欢,一脸欣赏。
就在这时,老者询问,唐清欢身旁的男子:“这是何人?”
“我家相公,林傅盛。”唐清欢柔声道。
老者颔首,便不再多言。
“嗨!原来大家都是熟人了,快...入坐,边吃边说....”陈大郎盛情道。
几人听了陈大郎的招呼,陆续围着圆桌坐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唐家小茶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唐家小茶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