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过后,卫城街市渐渐安静下来,还透着几分年节后的清冷。早春山头的积雪,一层叠一层地,不慌不忙地融化。料峭寒风裹着湿气吹来,袭人肌骨。唐清欢身披一件浅粉色厚实斗篷,静静立于码头边缘,看脚夫们一趟趟搬货上船。
船上正装着她要发往云京的礼盒。前些日子,陈大郎来信,说要订一批年后的货。唐清欢心思灵动,打算将沁香酥饼与物美价廉的雪顶银尖搭配,推出‘预定酥饼送茶样’的举措。
也就是说,只要提前七日预订沁香酥饼,并且购买金额超过一两五钱银子,就能获赠一小盒雪顶银尖。
用来装茶和饼的盒子,是她特意与陈大郎商量后决定的。选用乌木材质,覆上鎏金纹样,做成精致的三层年礼装。每一百个饼,配送一个茶样。这样一来,陈大郎可以提前订货,减少因临时材料短缺导致店铺缺货的尴尬,又能提前为茶与饼打响名声,试探市场反响。自用也好、送礼也罢,都显得实在大方。
货物装载完毕,不多时,船便扬帆起航。唐清欢转身,轻声嘱咐身后的吴三。
“往后这些走南闯北、奔波在外的活儿,可就交给你了........”
吴三听在耳中,面露喜色,郑重应道:“多谢掌柜信任,我一定不负所托!”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一直将你套在我的茶坊,等你学会以后,自可离去开疆拓土。”
大约过了一个月,唐清欢在茶商会担任副行首一职。一切在黄云轩的帮助下,还算顺利。这一天,吴三正在清欢茶坊为雪顶银尖做招商计划。
一声叫嚷,打断了他的沉思。
“吴管事,云京陈掌柜来信了。”名叫龙团的伙计将一封信递到吴三手中。
他展开信纸,细细阅读,原本平静的面色逐渐舒展,最终泛起笑意。
“太好了!”吴三扬了扬信纸,朝一旁的伙计说道。
“陈掌柜说,这礼盒才卖了半个月,居然已经有些官家的小厮上门打听,问能不能单买茶样!说咱们的雪顶银尖茶香透骨、点心甜而不腻!”
茶坊众人听闻,个个喜形于色,清欢茶坊的名声,真是越来越响了。吴三正打算动身去茶商会找唐清欢,却刚好见她从外回来。
吴三兴奋地将信递上。
唐清欢接过信笺,目光逐字一一掠过。陈大郎在信中盛赞,说云京人非常喜欢这批南方来的茶饼,连云京城中不少茶楼都主动来打听货源。
唐清欢嘴角轻轻一扬,将信折好交回吴三手中。
“回复陈掌柜,茶样可以单卖。用桑皮纸加竹盒另外包装,发他的价钱定在每斤四两银子,每斤配二十个茶饼........单单算着,每个茶饼合计投入二百文。他对外可卖四百文一个。记得在每张桑皮纸上印好,清欢临江仓。”
吴三点头应下,麻溜去办。
黄云轩不知何时也跟着唐清欢来到茶坊,见吴三离开,才从茶桌边踱步而来,轻声笑道。
“唐清欢娘子,如今你越发有副行首的气度了。这点心配茶的路数,竟真让你把北边的生意盘成独一家。”
他说话时,目光却始终落在唐清欢脸上。唐清欢微微侧首,移开视线,只轻声问:
“黄公子几时来的?”
黄云轩托起茶盏轻啜一口,道:“见你桌上有信,提到打算与滇南兹莫合作,把沁香酥饼和双色凝露卖去那边。本来想明天再问你,但见茶商会没什么事,就索性跟来瞧瞧,听听你有什么思路......”
他稍作停顿,又道:“不过那边属番邦国家,饮食风气不同,未必如云京、卫城这边偏爱甜饮。”
“口味是可以慢慢改变的,”唐清欢抬眼看来,语气平静却笃定,“说不定,对他们来说别有一番风味?”
她接着解释:“滇南地区的‘双色凝香’,主料用晒干法处理,以温奶冲泡,再加些糯米团子打底,既有特色,又能喝起来暖身,还能提神饱腹。这样做,商队驮运轻便、也耐存放,正是互市中最需要的。若要长期囤货,不想法子拓展,怕是这生意终会每况愈下。”
“你这是要将生意南北发展,将茶业和这饼子产业做大.......好事!我看好你......”
“这也多亏你,不时指导,才..........”
话音未落,她却忽然瞥见林傅盛正悠然自得地朝茶坊走来。一见黄云轩也在场,他脸上的神情顿时沉了几分。
黄云轩顺着她视线看去,轻笑一声:“你们夫妇倒有意思,一个开茶坊,一个开酒铺,分明是同林鸟,偏作分飞燕。”这话里藏着的机锋,唐清欢只当未闻。
林傅盛虽是不乐意,但为了面子功夫,也只能上前招呼道:“黄公子,你这是成了我家娘子的随从?茶商会、茶坊两头奔........”
“这不就是幕僚的事务吗?哎,哪能像你二人,本是夫妻,却要各做各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唐家小茶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唐家小茶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