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正月十七,料峭春寒尚未散尽,新学期的铃声在校园里清脆响起。在与林静相隔甚远的城市,郑迅坐在书桌前,满心惦记着远方的她,铺开带着淡淡花香的信纸,准备给林静写信。
他一笔一划写得极为认真,脑海里全是林静因石添可能出现的失落模样。“静儿,新学期开始了,校园又热闹起来,可没你的身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知道石添的事让你挺难过,可你一直是我认识的那个超棒的女孩。咱先不想那些不开心的,把心思放回学习上,说不定难题一攻克,心情就跟着好起来。作为朋友,我就盼着你能快点找回往日的笑容。”
写完,郑迅仔细把信折好,装进信封,贴上邮票,一路小跑冲向传达室门口的邮筒,仿佛那信承载着他所有的关心与希望。
一周过去了,郑迅没有收到林静的回信。但他并未气馁,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又铺开信纸。“静儿,这一周过得好快,我这边一切都好,就是挺担心你的。今天阳光格外明媚,我出去走了走,看到路边的花开了,就想起你笑起来的样子,比花还明艳。你要是心情烦闷,也出去走走,感受下这美好的春光。学习虽然重要,但你的心情更重要。要是有什么烦恼,别一个人扛着,就把我这儿当成倾诉的地方,朋友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又过了十天,依然没有林静的消息。郑迅有些着急了,但他还是按捺住情绪,再次提笔。“静儿,连着给你写了两封信,一直没收到你的回信,心里怪着急的。不知道你最近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我听说,运动能让人心情变好,你要是有空,去跑跑步或者打打球。要是学习上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我会一直在这儿,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信件一封封寄出去,却始终没有回音。郑迅心急如焚,上课总是走神,成绩都受到了影响。终于,在一个课间,他下定决心,再写一封信。
“静儿,我知道你可能还没准备好回应我,但我真的很担心你。咱们是朋友,我不希望看到你一直沉浸在难过里。如果你愿意,就给我回封信,哪怕只是简单说几句,让我知道你过得怎么样。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在等你的消息。”
郑迅把这封信投进邮筒时,眼神中满是期待。他望着邮筒,仿佛看到了林静收到信时的模样。他在心里默默期许,希望自己的关心能跨越遥远的距离,给林静带去一丝温暖与慰藉。
在林静的小世界里,郑迅的三封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她坐在书桌前,目光呆滞地凝视着那几封已被她反复翻阅的信件,信纸在指尖摩挲,边角都微微卷起。每一个字,都承载着郑迅炽热的关心与纯粹的善意,可她的内心却似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纠结得无法解开。
她深知郑迅的心意,正因为这份明白,让她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不忍与纠结。她害怕一旦接受郑迅的友情,会给对方错误的信号,进而伤害到这个真诚的男孩。而石添,那个在她青春岁月里刻下深深印记的人,虽已明确拒绝了她,可多年的情感积累,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抹去的。那些一起度过的课间时光,那些在图书馆不经意的对视,那些在校园小径上的并肩漫步,桩桩件件,都如同坚韧的藤蔓,紧紧缠绕在她的心头。
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倾压下来,将世界紧紧包裹,只有几缕微弱的月光,似无力挣脱束缚的囚徒,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落在林静的窗前。窗外的老槐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树枝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痛苦地呻吟,仿佛也在为林静的心事而幽幽叹息。
林静独自坐在书桌前,头顶那盏崭新的台灯散发着昏黄且摇曳的光,如同一团飘忽不定的鬼火,光影在墙壁上不安地跳动着,将她的身影拉扯得扭曲而怪异,恰似她此刻被矛盾撕扯得变形的内心。屋内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攥紧,压抑得让人几近窒息,犹如林静被诸多思绪缠绕得无法呼吸。
桌上摊开着郑迅的三封信,信纸微微泛黄,那是被她反复翻阅留下的痕迹,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深深皱纹,记录着她内心的挣扎。林静的手轻轻搭在信纸上,指尖顺着字迹的轮廓缓缓移动,仿佛在触摸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梦,又似在探寻自己那如迷宫般错综复杂的内心。信纸的边缘已经有些毛糙,如同她此刻凌乱不堪的思绪,千头万绪,理不清,剪不断。
“我到底该怎么做?” 林静在心底无数次地喃喃自问,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幽幽回荡,却无人应答。她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挣扎,一会儿看向郑迅的信,那信笺仿佛是一座充满诱惑的孤岛,散发着温暖与希望的光芒;一会儿又望向贴在墙上的一张旧照片,那是她和石添曾经的合影,笑容灿烂,可如今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痛了她的双眼。照片旁,几颗小装饰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好似是她内心深处微弱的叹息,更添了几分孤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玲珑塔下的爱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玲珑塔下的爱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