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供需关系,无法就两种,一个是卖方市场的供不应求,一个是买方市场的供大于求。”
“供不应求时,想买的人多,导致价格上涨,就比如说水患的时候,粮食减产,百姓们吃饭就成了问题,因此粮食价格暴涨。”
“供大于求,则是商品供应过剩,但买的人少,导致价格下跌,就像是你们现在的纺线工厂遇到的问题一样。”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持续时间长了对于经济来说都是不健康的,为此我们追求的是供求均衡的理想状态,也就是供应量刚好满足需求量,价格趋于稳定。”
“换句话说,你们现在拿到升级版的飞梭织布机后,不是说盲目增产就行了,还需要设法让织布机的产量和百姓的穿衣需求匹配,让布匹的价格趋于平稳,这样买卖双方才能公平交易,维持市场平稳。”
“如何确保生产力不会倒退,乃至于实现进步,抑或者是维持供需平衡,就是在确保国家不会因为经济问题动荡不安。”
“原来如此!”
墙壁后的朱元璋喃喃自语,眼中精芒闪动,似乎是有所领悟。
陈平讲述的知识,结合他这些年的经历、经验,将其对应后,发现果真是如同陈平所讲的那样,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朱雄英下意识地咬着手指头,也在不断消化陈平传授的知识,越听眼神就越明亮。
朱棣就显得很一般的,一副头晕眼花的样子,像是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打磕碎的笨学生。
陈平瞄了他一眼,暗地里无奈地摇摇头。
他算是看出来,朱棣不是一个蠢货,只是自身的潜力缺少外部环境的刺激。
太子朱标早逝,二世子朱允炆上位,再加上对方削藩的种种手段,让朱棣不得不想方设法地自保,乃至于最后搞出一个清君侧的奉天靖难出来。
现在的朱棣明显是没这么大的驱动力去压榨自己的潜力。
或许等到他真的拥有自己的封地,去管理一国之地的时候能好一些,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陈平可没心思等到那个时候,毕竟现在他已经有了新的弟子,也就是眼前年纪虽小,但是聪明伶俐的朱雄英。
“在这方面大概有五个要素需要做好。”
陈平脑海中过了一遍念头,嘴上一直没停过。
朱雄英和朱棣正襟危坐,朱元璋和马皇后也是认认真真地听着,知道陈平讲到了关键点。
“作为皇帝,或者说作为统治者管理层,当经济下行的时候,要及时降低赋税和徭役,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能继续活下去。”
“第二,是要让老百姓们愿意去花钱,之前我就讲过货币要流动才能创造价值。”
“第三,控制物价,不要出现胡乱涨价的情况出现,身为统治者应该及时介入并且进行处理。”
“第四,提前预防风险,以如今大明的现状,最好是在国库存储有足量的金银,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目光要落在那些贫苦的老百姓身上,多帮帮他们,让他们也能活下去。”
说完后,陈平语重心长地看向朱雄英,叮嘱道:
“小雄英啊,你的皇爷爷顶不了多少年,你爸……啧,也不像是个命长的,你自己要多学多看,当个好皇帝知道吗?”
朱雄英眨眨眼,显得懵懂又无知,哪怕他还是个四岁小孩,被自家先生当面说爷爷和父亲就快死了,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对。
朱棣在一旁只能苦笑,虽然早就已经习惯陈平的性格,可面对这种情况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尤其是在明知隔墙有耳的情况下,他只能一旁沉默,不敢多说一句让人误会的话。
“这个陈平,又在胡言乱语!他就这么恨咱吗?还咒咱早死!”
朱元璋说到这里,不知是想到什么,突然沉默下来。
这个陈平,之前可是精准推算出蒙元可汗去世的事情。
难不成,他已经算到自己和标儿的死期了?
一旁的马皇后见状诧异地看向朱元璋:
“皇上,您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被陈先生气坏了身子?陈先生他只是性格古怪了点,您可千万不要往心里面去,至少从他的行为来看,也是一心想要让大明变得更加繁荣啊。”
马皇后就是担心朱元璋气坏身子,也担心对方一怒之下把陈平砍了。
朱元璋摆摆手,脸色显得有些冰冷和忌惮,自言自语道:
“若是以前也就罢了,可这陈平为什么就笃定我和太子的性命呢?若是真有一天发生我和太子先后离世,这大明又该交给谁?”
恍惚间,朱元璋似乎觉得陈平的所作所为开始合乎逻辑了。
为什么对方愿意教导朱雄英?
为什么更早之前,一直要说服朱棣去“谋权篡位”?
之后放弃朱棣,转而教导朱雄英,也是因为觉得朱棣烂泥扶不上墙……
“皇上,皇上!”
马皇后担忧地握紧朱元璋的手,柔声道:
“皇上正值壮年,切不可胡思乱想。”
朱元璋感受到马皇后深深的关切之意,内心稍稍平复了许多。
可无论如何,陈平的话还是让他内心沉重不少,同时也多了紧迫感。
建立大明帝国真的不能耽搁了!
谁要是胆敢挡在自己面前,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对此朱元璋想起了吕本,心里很是后悔。
要是行动的时候更加谨慎一点,就能将对方抓出来杀鸡儆猴了!
“好了,我现在已经给你们讲了生产力和供需关系,又讲了应该怎么做,才能应对经济对国家的冲击,今天的课程也差不多到此为止。”
“我给你们布置一个家庭作业,经济不光是对内,也是对外的,想想看,该怎么利用经济去对别国进行经济打击。”
陈平讲了半天,口也是渴了,说完拿出朱棣带来的鲜榨冰镇果汁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
朱棣有些懵逼:
“经济不都是钱吗?钱还能用来打仗不成?”
陈平白了他一眼:“你就不能跟着你家侄子好好学学,能不能一天到晚想着打打杀杀!”
朱雄英若有所思。
朱元璋闻言却是身体一震,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许对于大明的将来十分关键!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