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别置气了。”
马皇后柔声安慰道。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郁闷地说道:
“咱就是想不明白,以前不久被他骂过一遍了吗?怎么现在又旧事重谈?”
朱元璋这边还在纳闷,陈平这边却是已经开始细数朱元璋的种种“罪状”。
“重农抑商就先不谈了,单单是这个户籍制度,就是一大弊病。”
朱元璋闻言,顿时破口大骂:
“胡说八道,没有户籍制度,这天下指不定会乱成什么样子!”
这一边朱棣也是站自家老爹:
“陈先生,您这样说是不是有失偏颇,要知道父皇的户籍制度可是在乱世之后将各方人员进行了统一集中的高效分配,没有户籍制度,那兵源和税收从何得来。”
陈平随意地躺在后面的稻草垛上,轻描淡写地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大明工业化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一大阻碍。”
“第一,就是阶级固化,农户和农户的后代一辈子都是农户,匠户和匠户的后代也一辈子是匠户,军户也是同理,再加上士农工商中士族地位高,他们挤占的科举必定会在未来挤压其他阶级的地位和利益!”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不悦地说道:
“一派胡言,难道咱就没想过这些问题吗?那些农户、军户、匠户事情办好了,咱一样能让他当官能晋升!难不成咱存心是和天下人作对不成?”
朱棣也是差不多的说辞,在这方面他还是站在自家父皇这边的。
陈平闻言脸上露出讥讽的冷笑:
“太过理想化了,之前宗室政策如此,现在的户籍制度也是如此。”
“你可知道,户籍制度第二个弊端就是限制人口流动,长久以往,经常爆发战乱的北方人口就会远远低于富庶的南方,社会不安定,经济、教育就会失衡,这不光导致北方失地失人,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未来一二十年后,科举选出的人才全部清一色都是南方人!”
“等到南方人掌握越来越多的朝廷权力,他们必然会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开始排挤其他的阶层,朱元璋给农户、军户、匠户安排的福利、晋升渠道也会通通受到限制,届时的大明还是他们士族说了算。”
此言一出,别说是朱棣,就是朱元璋也是不由打了个寒战。
自古以来江南一带极为富庶,与之相反北方却是贫瘠居多。
如果户籍制度的发展真的如同陈平所说,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身为皇帝,朱元璋很清楚权力一旦没有做好平衡,会出现怎样的差错!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帝国的崩塌!
马皇后看着脸色僵硬的朱元璋,正所谓夫妻齐心,她也或多或少察觉到朱元璋的想法,脸上同样有忧虑之色。
过去他们一家以为大明朝建立之后,天下总算是能够安定了,可没想到背后存在的隐患居然如此之多。
“你以为这就完了?”
也就是在此时,隔壁再度传来陈平杀人诛心的声音。
“我就不说那些个商户、军户的待遇低于其他户籍了,就拿匠户来说,顶尖的匠人都被大明朝廷纳为己用,却不知道这样一来只会扼杀创造力,遏制大明科技水平进步!”
“可是统一管理工匠,是为了……”朱棣还想开口反驳。
“我知道,是为了防止外族将大明的技术学了过去是吧。”
陈平不屑一顾,手指了指朱棣怀中的飞梭织布机设计图纸问道:
“只想着守成,不考虑发展和进步,就是你们大明朝会被别人灭掉的原因!我问你们,若是没有我给你们改良织布机,你们大明想要造出这样的东西,需要多久?”
“我,我……”
朱棣张了张嘴巴,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一百年?两百年?还是三百年?
可三百年后,大明朝还在吗?
光是这个问题,就让朱棣无法作答了。
朱元璋也是满脸无奈和颓然,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政策,结果被陈平点破之后,他才明白这些东西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因为他很清楚,大明朝想要靠自己造出这种东西来,在现有户籍制度是不可能的。
匠户们只会按照朝廷下达的任务去完成相应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晋升渠道被士族垄断的情况下,又怎么还会有心思去创新呢?
毕竟无论怎么做,自己的地位都不会得到提升,怎么做都是白费功夫。
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啊!
如今的户籍制度对于大明来说,可能是一时半会有好处,可对于长远的未来来说却是半点好处也没有,反而充满弊端和坏处!
“再说了,如今飞梭织布机已经交给你了,等到投入生产,大量高品质、低价格的布匹流入市场,必定会挤压其他纺织匠户们的生存空间。而因为你们户籍制度的关系,他们又不能改投农户、商户和军户,那等着他们的不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我才说朱元璋那家伙的户籍制度是垃圾中的垃圾!”
陈平一顿输出,把朱棣和朱元璋都给整得无言以对。
朱元璋自己也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户籍制度本来是他的得意之作,目的是更好地调控大明的一切资源,方便进行人员管理、税收和征兵,可现在却被陈平贬低得体无完肤。
朱雄英脸上也露出迷茫之色,问道:
“先生,户籍制度不行的话,是不是就得进行改革啊?”
陈平笑眯眯地揉了揉朱雄英的脑袋:“没错,既然知道不行,那就要做出改变。”
“改变之后,才能解决大明的隐患,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的作用。”
朱雄英听到这里露出恍然之色。
前面的户籍制度他还有些懵懵懂懂,但是说到解放生产力他就明白了。
没有生产力,就实现不了经济增长。
户籍制度如今是制约生产力进步的一个桎梏。
“明白生产力的重要性之后,你们还需要明白供需关系,而只有明白这两点,才能预防经济起伏对国家的冲击!”
陈平拿着两根啃完的鸡腿骨比画两下,开始切入正题了。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